文章详情页
  • 如何正确预防青光眼

      一般而言,青光眼的发生很难预防,所以青光眼的早期发现与合理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青光眼与遗传、种族、年龄等有一定关系。远离青光眼,应做到保持情绪稳定,起居有规律,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和高危病人来说尤为重要,50岁后应每年检查一次等。

      早期症状有四种:

      一,经常觉得眼睛疲劳不适;

      二,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

      三,视力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四,眼睛经常觉得干涩。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原发性青光眼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值得注意的是开角型青光眼往往表现为潜在的无症状性进行性双侧视觉损害,当有临床视觉损害表现时往往已有广泛的视野缺损。

      与青光眼相关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遗传:青光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在病人的直系亲属中,10%~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因此,其近亲属应加以警惕和常规筛查。

      2.种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黑种人和白种人中最为常见。亚洲人群包括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较为常见(开角型青光眼现有增多趋势)。

      3.年龄:多50岁以上发病,但开角型青光眼在中青年患者中亦不少见。

      4.屈光状态:开角型青光眼在近视眼尤其高度近视眼人群中多见,闭角型青光眼在远视人群中多见。

      5.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也可能是造成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我们应如何远离青光眼?

      1.所有35岁以上的人群体检时,眼底镜和眼压检查应该成为常规检查,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和高危病人来说尤为重要,50岁后应每年检查一次。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和兴奋。许多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性发作与情绪激动有关。

      3.起居有规律。有远视者,不宜在黑暗处久留或长期戴墨镜。

      4.寒冷多风沙的天气减少外出。不宜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

      5.慎用含激素的眼药水,尤其长期使用可诱发激素性青光眼。

      6.突然的视物模糊伴眼胀、头痛、恶心呕吐,常常被患者甚至医生以为是急性胃肠道疾病或中风而延误治疗。

      7.有远视眼、浅前房的病人扩瞳检查时要慎重,这当然是医生更应当注意的事情。


    【本文由邯郸爱眼医院供稿】

    2016-08-29 15: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