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风险大吗?有几种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风险大吗?有几种手术方法?鼻中隔偏曲属于鼻部常见的疾病,此病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比较大,一般是由于外伤导致的,为了避免鼻部的伤害,患者要尽快的接受治疗,目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方法是很多的,常见的方法包括内窥镜治疗、切除术疗法、成形术等等,那么,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风险大吗?有几种手术方法?以下是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

      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风险大吗?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手术矫正是唯一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方法。但若同时有鼻息肉或鼻甲肿大,应先行鼻息肉和鼻甲手术。若鼻通气改善,鼻部症状消失,偏曲的中隔也可不作处理。鼻中隔偏曲的手术疗法包括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和鼻中隔成形术。

      有鼻中隔偏曲,却没有鼻塞症状,是因为下鼻甲黏膜的调节功能尚处于代偿期。因此,鼻中隔偏曲可以长期存在,但未必有鼻炎,可以暂时不手术。但是,如果鼻中隔偏曲同时伴有鼻塞、鼻源性头痛、反复鼻出血、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则常常需要接受手术。总之,某些鼻中隔偏曲可以不手术,但不是所有的鼻中隔偏曲都不需要手术。

      1、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

      应用先进的鼻内镜微创技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可以在内镜摄像系统监控、放大数十倍的清晰视野下直达鼻腔深部,精确处理偏曲处。准确剥离粘连,小范围切除骨及软骨,术后并发症少;特别是行局限性鼻中隔成形的同时完成鼻炎及鼻窦炎等手术,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手术具有操作精细,痛苦小等特点。术后鼻中隔偏曲患者的形态恢复良好,结构稳固,呼吸通畅,极少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2、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

      分离切口侧粘软骨膜及粘骨膜,下至鼻底。分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间连接,进入对侧。在中隔软骨与鼻骨连接处切开时,尽量不完全切断,而选择倒"v"形切口,使中隔不易塌陷。分离中隔软骨与犁骨间连接,进入对侧,分离对侧筛骨垂直板骨膜、犁骨膜,向下至鼻底。将软骨推向对侧并保留对侧粘软骨膜与软骨间连接。根据偏曲类型对软骨进行相应的切割减张,对筛骨垂直板及犁骨行骨折移位或钳夹变薄。主要适用于12~18岁的鼻中隔偏曲。

      3、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这是治疗鼻中隔偏曲最常用的方法。患者半坐位,以1%地卡因(含少许0.1%肾上腺素)棉片分别置于两侧嗅裂,总鼻道内行鼻粘膜表面麻醉,然后用含有0.1%肾上腺素的1%普鲁卡因或0.5%利多卡因于鼻中隔前端切口外浸润麻醉,可有利于该处粘膜骨膜分离。如经此处同时向鼻中隔粘膜软骨膜下注射少许生理盐水使其隆起,则有利于粘软骨膜的分离,尤其是尖锐的矩状突处。

      以上就是“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风险大吗?有几种手术方法?”的具体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只要鼻中隔偏曲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生活中多加注意护理工作,最终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相关阅读:
    微创手术可以根治鼻中隔偏曲吗

    2016-08-17 15: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