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夏季六大因素易导致心脏病复发

      夏季六大因素易导致心脏病复发。人的心脏就像一台水泵,通过压力将血液输送到全身。重量仅半斤左右的心脏,每天泵出的血量就有7吨之多。为了保证心脏正常工作,需要足够的氧气、葡萄糖等能量物质。心脏本身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左右两侧冠状动脉来供应的。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窄或堵塞,心脏的血液供应量就会减少,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头晕、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发生心跳停止而猝死。夏季六大因素易导致心脏病复发,据临床研究证实,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所以炎热的夏季预防心脏病复发应注意一下六大因素。

      1、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这样势必加重心脏的负担。

      2、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量。

      3、夏天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4、闷热的天气,人的情绪容易烦躁,植物神经紊乱。医学研究表明,高温下心情长时间烦闷,容易紧张、产生抑郁,随着症状的加重,其引发的猝死、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

      5、夏夜天气燥热,而且昼长夜短,人们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而休息不好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之一。

      6、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导致缺氧。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人,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充足,活动适量,又服用了有效的血管扩张剂时,病人可能不会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在天气湿闷时就不一样了,在湿闷的空气中,水的含量明显增加,而氧气的含量则明显下降。所以,即使服用的药物品种、剂量没改变,甚至活动量和平时没有区别,也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严重时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综上所述,夏季六大因素易导致心脏病复发。望广大心脏病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尽一切办法让身体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要让夏季湿热的环境对病情产生影响,让健康与您相伴。

    2012-11-30 16:46:25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