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药治疗盆腔炎

      患者,女,34岁,两年前曾患急性盆腔炎,经西医抗生素治疗后好转,但治疗未彻底转变成慢性,经常小腹坠胀不适,带下量多色黄,常在劳累、性交后、月经前后加剧,曾使用多种抗生素药物,但收效甚微,经常反复发作。证见:面色微黄,精神尚町,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带多色黄有异味,经色紫暗有块,胸闷纳差,心烦多梦,乳房胀痛,排尿不适,溲黄,便结,舌尖红,边有瘀点,脉弦数。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分泌物较多,色黄质稠有异味,阴道黏膜稍充,宫颈肥大无糜烂,子宫呈后位。大小正常,质中等,活动度稍差,无压痛,左侧附件明显增厚,呈条索状,痛明显,右侧附件稍厚,有深压痛。化验室检查f0l尿常规基本正常。B超提示:子宫两侧附件均有增厚,左侧较为严重,并伴有盆腔积液2.0cnl×3.0ca。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

      证属:湿热下注,气滞ml瘀。治宜:清热利湿,行气活m化瘀。方药:败酱草10g,蒲公英15g,薏苡仁20g,丹参15g,赤芍12g,棱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香附10g,桃10g,黄柏10g,川牛膝10g。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另用败酱草20g,丹皮15g,桃15g,三棱10g,莪术10g,王不留15g,大黄5g,川朴15g,枳壳15g,川牛膝10g,保留灌肠,每口一剂,浓煎至100ml,药物温度控制在38℃左右,晚jI临睡前排便灌肠,尽量保留至次晨,经期停用。嘱患者注意生活起居,忌食辛辣,忌烟酒。2009年4月j0日二诊,患者腹痛明显好转,白带量减少,全身不适感减轻,诉腰骶酸痛,J方加菟丝子12g,杜仲12g,狗脊10g。灌肠方不变,继续服药加灌肠治疗。丁2009年5月13日诊,服用三剂后,月经来潮,行经5d,量中等,经色正常有少许块,腰痛及腹痛基本消失,全身不适感消失,白带正常。

      妇查:左侧附件增厚明显减轻无压痛,有侧附件正常。B超提示:右侧附件正常,左侧附件增厚明显减轻,腔积液基本消失。再给予疏肝理气,活化瘀之剂,方药:败酱草l5g,赤芍10g,当归9g,丹参10g,川芎12g,棱10g,川楝子lOg,延胡索10g,香附12g,桃仁10g,红花9g,川牛膝10g,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灌肠方不变。继续用药15d。2009年5月25日四诊,服用十剂后,月经来潮,经量正常无血块,妇查左侧附件正常无增厚,B超提示正常盆腔。随访半年朱复发。 

    2012-11-30 15: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