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这几天要第二次出院了,说句实话,我脑子里压根儿没有她要离开的想法,但临近春节也是该回家好好休息啦!
小丫头,在治疗时我一直叫她的全名,在这里我还是称呼她小于吧。小于,是一个脑瘫患者,24岁,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今年3月我与她在瑞海博认识了,当时她挽着妈妈的胳膊来到治疗室,而我的眼睛从她迈进来第一步开始始终没离开过,沉默的看着她所走的每一步,直到她们接近了我。接下来的谈话我们很愉快,通过简短轻松的聊天我大致了解她来医院治疗的目的一一改正步态。
康复训练是很艰苦的,尤其是伴随她这么多年的异常步态要改变时,我和她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不断纠正、不断评估、不断去反反复复练习。我和她之间随着一对一的康复接触,我们已经像朋友,无所顾及的聊天,那时我知道她大学四年中都有家人陪伴,一直以来她很害怕摔倒,很害怕别人用异常眼光去看她,所以到现在来医院治疗除了妈妈陪就是同学陪,每天的训练之余她在网上开着自己的小店,而且经营的很不错等等,看着她现在能够说出她的顾虑,我很欣慰。对于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去跟她妈妈交流,告诉在适当的环境下可以选择暂时的离开,让小于一个人去做、去行、去面对,适当的去除她的保护外衣,她一定更加优秀,她妈妈明白了我,短暂的留下她一人回了家;同时也去跟她沟通,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人在社会上都要经历摔跤,摔下去不怕,最主要是选择爬和不爬起来,起来你就是胜利者!她明白了我,独自一人在病房生活。5月她出院了,出院时拄双手杖,足跟着地,虽然步行缓慢,但步态基本正常。
7月份她给我发来短信说要过来我当然很高兴,月底她来了,步行较出院时速度加快,重新出现异常步态,考虑到要给下级治疗师学习机会,跟她妈妈谈过以后,我把小于交给了新的同事。由于异常步态的再次出现,小于心情好似又沉闷了,这次我虽然没有教她,但我已将她的详细问题分析给下级治疗师,同时对她的每一次训练我依然关注,经常给她以训练上的指导以及心理疏导,看着她自信的笑容又重回脸上,我的心放了下来。现在她临出院了,可以独自一人拄双手杖从市中心打车到医院治疗,可以笑声频频,看到这一切我很高兴,高兴现在的她已经达到了我希望看到的康复,那就是不仅肢体功能上有了进步,更重要是她的心理、思想上的成熟,看来这掌声我是一定要送给她!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小于就是这个带有“隐形翅膀”的女孩,凭借毅力一路走下来,经历风雨之后迎接她的一定是天空中那最绚丽夺目的彩虹!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暂且不去管自己是强大还是弱小;不管自己是处于强势,还是逆势;不管是好运还是厄运,都应该学会泰然处之,绝不放弃!永远要相信自己背后那个“隐形的翅膀”,它会随时放飞你的希望和梦想!
2012-11-30 14: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