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婴幼儿性青光眼

      婴幼儿性青光眼是一种胚胎期前房角发育异常,阻碍了房水排出所致的先天性青光眼。本病属遗传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多为双眼发病,单眼发病者约为25—30%。约80%在1岁以内出现症状和体征,其余在1—6岁显示出来。其主要表现有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角膜变大、水肿、混浊、后弹力层破裂、眼压升高等。本病对药物治疗不敏感,以手术治疗为主。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约有80%的病人眼压可以控制。

      临床表现

      1.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差等。

      2.角膜扩大,若3岁以前发病者,常有眼球扩大。

      3.角膜水肿、混浊。

      4.角膜后弹力层破裂。

      5.眼压升高。

      6.前房深。

      7.视乳头杯状凹陷。

      婴幼儿性青光眼疾病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一经确诊应及早行房角切开或小梁切开或小梁切除术等。

      婴幼儿性青光眼用药原则

      1.降眼压药物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有限,只作手术前准备,或作为两次手术之间的间歇治疗,以及手术失败后用以延缓视功能的损害。

      2.本病一经确诊,就应及早手术治疗,优选房角切开术或小梁切开术,失败或晚期病例可作小梁切除等滤过性手术。

      3.对有视神经损害的患儿,酌情选用改善血液回流及神经营养药。

      4.对失明眼尽量避免过早摘除眼球,以促进眼眶的发育,可用睫状体冷冻或球后注射无水酒精或球后注射氯丙秦以达到止痛的目的。


    【本文由邯郸爱眼医院供稿】

    2016-07-18 16: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