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话,或是没有注意口腔卫生,时间久了,就很容易出现蛀牙等问题。很多人牙一疼,就想着干脆拔掉算了。但是你知道吗拔牙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那么问题来了,具体什么情况下是不能拔牙的呢?
1.心血管及高血压疾病患者
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者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严禁拔牙,但是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都可以拔牙。
2.出血性疾病
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体内凝血过程有障碍,故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出血难止,会引起大出血而发生生命危险。而白血病患者,由于极易发生感染,拔牙后的创口也可成为一个感染灶,从而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且难以控制。因此,这些人患牙病时,应作保守治疗,禁忌拔牙。
3.月经期
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病人没有多大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齿,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则应等月经过后拔除。
4.妊娠期
妊娠期间拔牙可能导致流产。
5.哺乳期
哺乳期完全可以拔牙,有人说这个时期拔牙,会使乳汁分泌中断或减少。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临床实践表明,拔牙对乳汁分泌没有影响。但不要服用抗菌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乳汁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服避孕药期间,避孕药可使体内的纤维蛋白分解增加,使伤口不能形成良好的血凝块,病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6.肝、肾功能疾病患者
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有出血倾向,拔牙后的创口会出血不止。因此,给这类病人拔牙前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促进凝血酶原合成,以补充纤维蛋白原的不足,才能避免发生意外。
8.急性传染病
恶性贫血,严重的肺结核,营养不良,过度疲劳都可以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延迟伤口愈合,合并感染,因此应暂缓拔牙。
2016-07-12 16: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