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不同类型的中耳炎 治疗方法是不同的

      中耳炎是一种发生在耳部的疾病,一般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都会出现持续性头晕、耳道流脓、耳后疼痛、耳鸣等症状,对于每位患者来说,及时的接受治疗是很关键的,目前,治疗中耳炎的方法是非常多的,患者只需选择一种适合于自身病情的方法就可以了,目前,治疗中耳炎都是遵循对症治疗的,不同类型的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具体介绍如下。

      一、痰湿聚耳型中耳炎

      症状:耳内胀闷闭塞感较重,听力下降,自声增强,摇头时耳内有水响声。检查见鼓膜有弧形水平线或鼓膜外凸。全身多有头重头晕,倦怠乏力,口淡腹满;舌淡苔腻,脉濡或滑。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黄芪,党参,白术,柴胡,当归,陈皮,辛夷,茯苓,泽泻,石菖蒲,车前子,葛根,木通;水煎内服。

      治法:宜健脾升清,利湿通窍。

      二、气血瘀络型中耳炎

      症状:耳内有闭塞感,听力减退,耳鸣渐起,日久不愈。鼓膜内陷明显,或有增厚,钙质沉着,粘连萎缩;舌质暗红,脉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全蝎,地龙,黄精,葛根,丝瓜络,路路通.若兼有头晕,腰膝酸软,为肾精虚弱,可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耳聋左慈丸,内服。

      治法:治宜活血通络,聪耳开窍。

      三、风邪滞窍型中耳炎

      症状:感冒之后自觉耳内胀闷或微痛,耳鸣及听力减退,自声增强,鼓膜内陷,色红肿胀或见液平面。伴发热恶风,鼻塞流涕等。

      方药:银翘散合通气散。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荆芥,淡豆豉,牛蒡子,芦根,川芎,柴胡,香附。鼻塞重者加辛夷、苍耳子,耳胀闭甚者加藿香、菖蒲,若鼓室内有积液者,可加木通、泽泻,若为风寒雍遏肺经,全身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耳内闷胀,听力下降;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宣肺散寒通窍。方用三拗汤合苍耳子散加减。麻黄,杏仁,苍耳子,辛夷 ,白芷,薄荷,荆芥,防风,甘草;水煎内服。

      治法:治宜疏风散邪,行气宣痞。

      关于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就先给大家说到这里了,相信每位患者看后一定会有所了解了,由于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比较多,所以对症治疗很重要,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2016-05-30 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