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腰痛严重怎么办 中医方法帮你调理

      腰痛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腰部疾病,中医认为此疾病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腰痛有时让患者感到疼痛难耐,严重影响腰痛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所以及时治疗很关键,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医治疗腰痛的具体方法。

      1、刺灸法:

      治则:除湿散寒,补益肾气,通经止痛。

      处方:肾俞、腰眼、委中。

      方义:腰为肾之府,肾俞乃肾经经气转输之处,取之补益肾气,灸之可祛湿散寒。腰眼疏理局部筋脉,通经止痛。委中通调足太阳经气,通络活血止痛。

      随证配穴:寒湿重—腰阳关,血瘀—水沟,肾虚—命门、三阴交。

      操作:毫针刺,根据病情虚实酌情补泻或平补平泻,或加艾灸,或拔火罐,腰痛患者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2、耳针法:

      选穴:腰骶椎、肾、神门。

      方法:毫针刺患侧耳穴,针刺后嘱患者活动腰部,每次留针30min,腰痛患者每日1次,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3、穴位注射法:

      选穴:以痛点为主。

      方法:地塞米松5ml和普鲁卡因2ml混合液,严格消毒后刺入痛点,无回血后推药液,每次每穴注射0.5~1ml,腰痛患者每日或隔日1次。

      腰为肾之府,乃肾之精气所溉。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经过之。此外,任、督、冲、带诸脉,亦布其间,故腰痛病变与肾脏及诸经脉相关。腰痛的病因为内伤、外感与跌扑挫伤,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内伤多责之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外感为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外感腰痛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内伤腰痛多因肾精气亏虚,腰府失其滋润、濡养、温煦。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腰痛的具体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只要各位腰痛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坚持治疗,那么治疗腰痛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2016-05-30 09: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