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很多人认为感冒了去药店买点药吃一段就好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尤其是有些高血压的病人,吃了感冒药之后血压不稳定了,还有一些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吃了感冒药引起脑出血。所以对于经常感冒的人来说,正确用药是非常关键的。感冒分为两种,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这两种感冒的症状表现、病情轻重和治疗方式是有区别。
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是一些鼻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的是流行病毒。流行性感冒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3月,其全身症状比较明显,比如高烧、寒战等。普通感冒则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流行性感冒可以引起肺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相比普通感冒更要引起重视。
得了感冒不要紧 正确用药是关键:
普通感冒一般情况下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依靠自身免疫能力是能够抵抗,所以很多人患普通感冒一般一周左右也能痊愈。感冒了首先要对症下药。抗生素是感冒时人们最先想到的药物,但是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观念。普通感冒的正确自我药疗首先是要解除不适症状,减轻症状之外,不需要加抗病毒药物。但流行性感冒就不一样了,在针对症状之外,必须加用抗病毒药物,使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缩短病程。
对于感冒发烧者首先是退烧,主要使用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但感冒发烧自我药疗最好用对乙酰胺苯酚。阿司匹林和布洛芬不适应症要更多。其次是消除鼻塞、减轻鼻部症状,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选用含有抗组胺剂、伪麻黄碱、苯丙醇胺的药物。但苯丙醇胺具有神经兴奋、心悸、神经紧张、厌食等副作用,不宜用于儿童的抗感冒治疗。患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性高血压、青光眼的患者也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第三感冒了要减轻患者咳嗽的症状,咳嗽症状较重者可选用含有右美沙芬的药物,该药可抑制咳嗽中枢和外周双重性镇咳作用。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购买药物时应更加小心。例如: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应使用含抗过敏(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特非那定等)和呼吸道血管收缩成份(如伪麻黄碱)的抗感冒药,切忌重复给药或任意增加给药次数。由于小儿的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不足,因此小儿用药量要小,应根据体重或年龄计算用药剂量或按说明服用。
以上就是“得了感冒不要紧 正确用药是关键”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肝肾功能不的人要注意尽量不使用那个患者慎用含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的感冒药;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则要慎用含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等成分的感冒药。
2016-05-25 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