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好发于新生儿的疾病,一般是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核黄疸等症状,严重侵害着宝宝的身体健康。家长在日常如果发现宝宝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时,还需尽早带宝宝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临床上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等,以下是相关内容介绍。
1、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光疗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原理: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波长425-475nm的蓝光和波长510~530nm的绿光效果较好,日光灯或太阳光也有一定疗效。光疗主要作用于皮肤浅层组织,因此皮肤黄疸消退并不表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正常。
2、药物治疗
①白蛋白:输血浆每次10~20ml/kg或白蛋白lg/kg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以增加其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②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应用5%碳酸氢钠提高血pH值,以利于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
③肝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每日5mg/kg,分2~3次口服,共4~5日,也可加用尼可刹米每日100mg/kg,分2~3次口服,共4~5日,可增加UDPGT的生成和肝脏摄取未结合胆红素能力。
④静脉用免疫球蛋白:用法为lg/kg,于6-8小时内静脉滴人,早期新生儿溶血病应用临床效果较好,可遏制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红细胞。
3、换血疗法
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以上就是关于“三种方法帮助新生儿溶血病宝宝重获新生”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新生儿溶血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该疾病的预后是很关键的,家长在日常一定要多加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发现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时,尽早带宝宝就医诊治。
2016-05-25 15: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