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行为疗法有哪些?治疗抽动症需要我们家长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也要做好患儿的心理疏通,所以孩子抽动症妈妈们也要参与治疗才好,关注孩子抽动症治疗还是要从细节做起,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保证,如今治疗小儿抽动症的方法有很多,合理的康复疗法对患者的治疗很有帮助。那么抽动症的行为疗法有哪些?下面就由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方法。
多发性抽动症的行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正性强化法、 消极练习法、 集结练习法、 自我监督法、松弛训练和行为反向训练等。
一、 消极练习法 消极练习法是根据多次重复一个动作后可引起积累性抑制的理论。 可令病人 在指定的时间里(15-30 分钟),有意识地做重复做某一种抽动动作,随着时 间进展,病人逐渐感到疲劳,抽动频率减少,症状减轻。
二、正性强化法 关于正性强化法要求家长帮助患儿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 只要患儿 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患儿逐渐消除 抽动症状。
三、 松弛训练 最常用的松弛训练方法是渐进性放松, 它是教会病人如何以系统的方法去轮 换地紧张、放松每一肌群。其核心是通过各种固定的训练程序,反复练习,以 达到全身放松。
四、集结练习法 集结练习法是故意让抽动动作进行一段时间, 然后再休息一段时间。 抽动动 作的快速重复可导致“反应性的抑制”和抽动动作的减少。
五、自我监督法 自我监督法是鼓励病人通过自我监督以达到减少或控制抽动症状。 令病人每 天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自己的不自主运动详细记录下来,如抽动的次数、频率与 环境有无关系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可增强病人对抽动的意识,并努力去 克服。此法适用于较大儿童和成人。
六、 行为反向训练 也称习惯颠倒训练, 对减轻或缓解抽动症状是有效的, 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 行为治疗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应用一种与抽动相反的或不一致的对抗反应,从 而控制抽动,即利用对抗反应来阻止抽动。例如,对于抽动累及前臂伸肌的病 人,每次当他意识到要发生抽动时,训练收缩相应肌群。对于发声性抽动,对 抗反应可采用紧闭嘴,通过鼻腔进行慢节奏呼吸,以阻止发声性抽动发生。若 为鼻部发声性抽动,则通过口腔进行慢节奏深呼吸。
七、安慰疗法:通过让抽动症患儿和家长了解,抽动症是一种可以治愈且预后良好的疾病,以减轻抽动症患儿的心理负担,增强其战胜抽动症的信心。
以上是专家对抽动症的行为疗法有哪些做的相关介绍,儿童抽动症和家长的关系是特别密切的,要治疗儿童抽动症,我们需要先从一些生活细节做起,希望家长朋友可以意识到这些问题。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2016-05-12 1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