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脑中风应该怎样治疗?临床上,不管是针对脑中风疾病还是针对于其他疾病来说,对症治疗都是非常关键的,目前,脑中风在临床上是分为不同种的类型的,包括风痰瘀血型、气虚血瘀型以及肝阳上亢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脑中风的治疗方法是存在一些不同的,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下详细的介绍,希望下面的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风痰瘀血型脑中风
症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中风患者会出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通络;涤痰汤涤痰开窍。瘀血症状突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可加重桃仁、红花等药物剂量,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舌苔黄腻,烦躁不安等有热象者,加黄芩、山栀以清热泻火。头晕、头痛加菊花、夏枯草以平肝熄风。若大便不通,可加大黄通腑泻热凉血,大黄用量宜轻,以涤除痰热积滞为度,不可过量。本型也可选用现代经验方化痰通络汤,方中半夏、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胆南星、天竺黄清化痰热;天麻平肝熄风;香附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助脾运化;配丹参活血化瘀;大黄通腑泻热凉血。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二、气虚血瘀型脑中风
症见:气虚血瘀型脑中风患者会出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觥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方药:补阳还五汤。本方重用黄芪补气,配当归养血,合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以活血化瘀通络。脑中风病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多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故此方亦常用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以益气通络;言语不利,加远志、石菖蒲、郁金以祛痰利窍;心悸、喘息,加桂枝、炙甘草以温经通阳;肢体麻木加木瓜、伸筋草、防己以舒筋活络;上肢偏废者,加桂枝以通络;下肢瘫软无力者,加川断、桑寄生、杜仲、牛膝以强壮筋骨;小便失禁加桑螵蛸、益智仁以温肾固涩;血瘀重者,加莪术、水蛭、鬼箭羽、鸡血藤等破血通络之品。
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三、肝阳上亢型脑中风
症见:肝阳上亢型脑中风患者会出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方药:镇肝熄风汤。方中怀牛膝补肝肾,并引血下行;龙骨、牡蛎、代赭石镇肝潜阳;龟板、白芍、玄参、天冬滋养阴液,以制亢阳;茵陈、麦芽、川栋子清泄肝阳,条达肝气;甘草、麦芽和胃调中。并可配以钩藤、菊花熄风清热。挟有痰热者,加天竺黄、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心烦失眠者,加黄芩、栀子以清心除烦,加夜交藤、珍珠母以镇心安神;头痛重者,加生石决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风。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关于“不同类型的脑中风应该怎样治疗”的文章就先给大家说到这里了,相信每位患者看后一定会有所了解了,患者在进行治疗脑中风时,一定要遵循对症治疗的原则,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
2016-05-04 16: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