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患上支原体肺炎后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

      患上支原体肺炎后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说起支原体肺炎,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支原体肺炎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困扰了很多人,而且此病对患者的危害非常大,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小的伤害,所以要及时治疗。除了积极治疗外,还要积极去医院做一些检查来确诊。那么,患上支原体肺炎后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患上支原体肺炎后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

      肺部x线:

      支原体肺炎检查可见模糊云雾状或均匀一致的阴影,近肺门部较致密,向外逐渐变浅,边缘不清楚,通常不侵犯整叶。绝大多数为一叶受累,以下叶多见,左下最多,右下次之,侧位20%左右有少量胸腔积液,10%左右见肺不张,偶见胸膜炎,肺部病变通常在2~3周吸收,完全吸收需4~6周。小儿约30%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血清学方法:

      (1)补体结合试验是诊断支原体肺炎感染广泛使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增长者,或单份血清效价≥1∶32者判为阳。其敏感性可达90%,特异性为94%,仅初次感染时出现阳性,再次感染时常不出现阳性反应。

      (2)间接血凝试验主要检测igm抗体。此后7天出现阳性。10~30天达高峰,12~26周逐渐降低。急性期采血宜早,否则不易测出4倍增高的抗体。特异性尚不理想,与补结试验相似。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检测igm和igg抗体。方法敏感、特异性高、快速、经济,是诊断支原体肺炎感染实用可靠的手段。现已有elisa试剂盒出售。

      (4)冷凝集试验是一种诊断支原体肺炎感染的非特异性试验,有33%~76%感染者为阳性(效价≥1∶32)。效价越高该病的可能性越大,常在发病的第一周末或第二周初出现阳性反应,持续约2~4个月。此试验在婴幼儿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肺炎和呼吸道感染也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培养法:

      患上支原体肺炎后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因支原体肺炎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需观察10~30天或更长时间,对临床诊断帮助不大。目前国外仍使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荐的hayflied培养基,国内多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以马丁培养基或猪肺消化液为基础的培养基。

      核酸杂交试验:

      用放射性同位素(32p、125i等)标记的核酸探针技术进行支原体肺炎检测。此法虽灵敏度高且特异性较强,但要求条件也较高,需要使用同位素,故难于在临床推广。

      患上支原体肺炎后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04-18 14: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