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黄体功能障碍的辨别秘诀

      正常育龄妇女的卵巢经历着周期性变化,行使2个功能:(1)每月排出1个有受精能力的卵细胞;(2)合成、分泌性激素,作用于生殖道(尤其是子宫内膜)产生周期性变化。若排出的卵子已受精,则内膜发育为蜕膜及胎盘的一部分;若未受精,内膜脱落表现为规律的月经。因此,月经周期反映卵巢轴的功能状态,在除外了生殖道多种器质性疾病、全身疾病、医源因素等情况后,月经异常意味着卵巢2个功能异常。卵巢功能的周期性依靠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精细调控维持。在该轴内任何一个水平异常都可引起卵巢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及生育障碍。

      育龄妇女中月经失调十分常见。生育是育龄夫妇迫切的要求。日常工作中许多妇产科医生都参与这两种情况的诊治。雌孕激素周期替代、促排卵、甚至辅助生育技术已成为大家熟知的治疗手段。但是否对卵巢轴神经内分泌调控的生理与病理,与其他内分泌腺的相关性都有所了解?是否都符合有循证医学根据、规范的医疗实践呢?

      医生的基本功首先是对病人的病情(包括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进行个体化的调查,然后分析结果,判断病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对月经异常的患者在除外器质性疾病及医源因素后,也应对卵巢轴功能状态进行调查才能找到疾病所在,行针对性治疗。如何判断每个患者卵巢轴的功能状态?显然,由于卵巢功能有明确的周期性,要了解某个患者卵泡发育的程度,有无排卵?黄体功能是否正常?至少需要一个月经周期(即卵巢周期)的观察调查。这应是正确治疗的前提。因此,除非有急性子宫出血的情况,一般不急于在情况未明时盲目处理。

      为此,本文拟先从卵巢排卵功能障碍的角度,介绍其分类,并与卵巢内分泌功能障碍引起月经紊乱的类型相关联;同时分析其发生机制、讨论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最后列举一些常见的诊治误区,提出与同道们讨论。 

    2012-11-29 18:25:05

黄体功能障碍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