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该病不仅容易出现口炎干燥,还会给患者身体各个器官带来严重伤害,因此对于干燥综合征我们一定要积极治疗。专家表示,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的燥证范畴,它主要发生咋40岁以上的妇女人群中,所以中医认为,治疗干燥综合征需要以调整脏腑、益气养血、滋阴润燥为基本法则,这样才能尽快康复,那么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肺脾(胃)阴虚,津液亏乏证:此证临床较常见,多表现于疾病初期,干燥综合征的症状比其他证型明显。主要表现为眼干口燥,少泪少唾,少涕少汗,目红咽红,时时饮水,阴道粘膜干涩,齿浮齿衄,干咳无痰,皮疹红斑,肌肉关节疼痛,舌红苔薄净,脉细数。

      故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应以清热养阴、生津润燥。方用甘寒滋润之品,选用沙参麦冬汤或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加减。药用:生地黄、石斛、玉竹、玄参、麦冬、知母、枸杞子、薏苡仁、木瓜、忍冬藤、火麻仁等。

      2、心肝血虚,筋脉失荣证:表现为面色无华,语声低怯,口干咽干,目干少泪,心悸易惊,心烦急躁,易疲乏,善太息,胸胁不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隐隐作痛,舌质淡苔薄,脉沉细弦。

      这个类型的干燥综合征为心血不足,心脏失养,肝气不达,少阳枢机不利,故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嘤以益气养血,滋阴通络。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具体方法有哪些?方用四逆散、四物汤、补肝汤等加减。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药用:太子参、熟地黄、柴胡、枳壳、紫苏梗、赤芍、白芍、白术、茯苓、川芎、当归、天冬、麦冬、玉竹、甘草、姜黄、桑枝等。

      3、湿热郁遏,津液失布证:表现为口眼干燥,涎腺肿大,口苦口臭,口中粘腻不适,疲乏困倦,肢体沉重,关节疼痛肿胀,舌红苔白腻、薄黄腻或黄厚腻,脉濡细。

      故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应以清热祛湿、化浊通络。在这型中,干燥综合征病因主要是湿热为患,随着湿热的偏重不同,临证选方也要有所侧重。如湿热并重,可选用藿香、佩兰、薏苡仁、白豆蔻、杏仁、清半夏、苍术、厚朴、连翘、滑石、茵陈、秦艽、木瓜、海风藤。若湿偏重,治疗干燥综合征可选用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加减。若热偏重,则选用黄芩滑石汤加减。若病程迁延较长或久治不效,湿浊壅滞三焦者,可适加紫苏梗、砂仁等醒脾调气,升清降浊,以助化气祛湿。

      4、肝肾不足,痰瘀痹阻证:表现为腰膝酸软或疼痛,口眼干燥,唾少泪少,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咽干,失眠多梦,血液粘度增高,肌肤甲错,面部色素沉着,两目黧黑,皮下结节,或皮下紫癜,发干齿枯,齿松脱块,大便干结,尿少黄,舌质暗红有瘀斑,脉沉涩。

      故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应以补益肝肾、润燥祛瘀化痰。方用一贯煎、杞菊地黄丸、桃红四物汤等加减。而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药用:生地黄、熟地黄、麦冬、当归、赤芍、白芍、桃仁、红花、炒栀子、怀牛膝、牡丹皮、鳖甲(先煎)、丹参、阿胶(兑服)。如属阳气虚衰者,则见口舌干燥,双目干涩,鼻咽干燥,腰酸腿软或腰痛、肌肉关节痛,口干不欲饮,饮后腹胀,呃逆嗳气,或饮多尿多,御寒怕冷,面色白,面部色斑,声低音怯,大便稀烂或溏薄,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或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薄白,脉沉细。方用金匮肾气丸、右归饮、金刚丸等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附子、茯苓、泽泻、杜仲、菟丝子、鸡血藤、秦艽、当归、黄精、石斛、玉竹等。如属阴阳两虚者,可酌情将上述方剂揉和调整使用。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具体方法有哪些?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是根本病根着手,不仅没有任何副作用,还能起到良好的疗效,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2016-03-04 10: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