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怎样克服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多具有某种人格特征,敏感、多疑、固执,对健康的过度关心。有人认为它是强迫观念,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内脏的感觉过敏,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焦虑障碍。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脏活动是不会被个体清晰感知的。内脏活动向中枢传导的冲动并不进入到意识层面,他们在网状结构或边缘系统等整合机构中被滤掉了。只有在这些冲动相当明显时,如肠蠕动、膀胱充盈等内部刺激较强的时候,这些内脏信息才上传到意识领域中来,从而引起感觉、情绪和行为反应。

      神经系统的这一功能有很大的适应意义,它使人将注意力指向外界,不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所纷扰,以达到与外界的协调和平衡。疑病症患者可能因为上行激活系统的过滤功能失常而导致某些内脏信息不断进入意识,引起患者关注。因此,疑病症患者常体验到体内有牵拉、膨胀、流动、搅拌、隐痛等感觉。实践证明,给腹部施加同样的压力,当正常人只感到腹部压迫时,疑病症患者已腹痛难忍,表明其感觉阈值和耐受性均降低

      解决完善个性消除心理压力,疑病症患者要认识疾病的本质,它不是什么躯体疾病,而是一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就需要用心理的办法去治疗。目前,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形式,其目的是让患者逐步了解所患疾病之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解除或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药物治疗主要在于解除患者伴发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完善个性。疑病症患者往往具有固执、多疑、敏感、谨慎等性格特点。遇事总是过多地考虑悲观或不幸,患者要做到心胸宽广,努力培养乐观情绪,提高生活信心。要走向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如经常培养养花、钓鱼、下棋、绘画等习惯。还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务活,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要多与朋友和亲人交流,培养幽默感,从而战胜消极悲观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最终治愈疑病症。其次,要消除心理压力,即证明无病。要对心怀疑病观念的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及仪器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表明他(她)并无躯体性疾病,以打消其思想顾虑。


    【本文由广州协佳医院神经科供稿】

    2016-02-19 13:38:08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