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脑瘫的依据主要有哪些?相信大家都知道脑瘫是由于大脑神经的病变引起的运动、语言、智力等多方面的功能性障碍,它危害性非常大,而且极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就交流,因此要想尽快治愈脑瘫,一定要做到及早发现,尽快确诊。专家指出,脑瘫是一种病因非常复杂的疾病,如果想要及时确诊脑瘫的病情,患者可以根据脑瘫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那么确诊脑瘫的依据主要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确诊脑瘫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1.智力低下
脑瘫常有运动发育落后,动作不协调,不灵活,原始反射、VOJTA姿势反射,调正反应和平衡反应异常等脑瘫症状,在婴儿早期易被误诊为脑瘫,但其智力落后的症状较为突出,肌张力基本正常,无姿势异常。
2.运动发育迟缓
有些小儿的运动发育稍比正常同龄儿落后,特别是早产儿。但其不伴异常的肌张力和姿势反射,无异常的运动模式,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反射的脑瘫症状。确诊脑瘫的依据主要有哪些?运动发育落后的症状随小儿年龄增长和着重运动训练后,可在短期内使症状消失。
3.先天性肌弛缓
确诊脑瘫的依据主要有哪些?患儿生后即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肌无力,深腱反射低下或消失的脑瘫症状。平时常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本病有时被误诊为张力低下型脑瘫,但后者腱反射一般能引出。
4.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
肌肉无力并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另外,脑性瘫痪的症状在婴儿期表现,常以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诉。虽然患儿的脑损害或者脑发育异常是非进展性的,随着脑损伤的修复和发育过程,其临床表现常有改变。如严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婴儿早期常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转变为肌张力增高。平衡功能障碍需婴儿发育到坐甚至站立时才能表现出来。关节挛缩和脊柱畸形等继发改变也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可以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觉障碍、行为障碍等。这些伴随疾病有时也可能成为脑瘫儿童的主要残疾。
确诊脑瘫的依据主要有哪些?专家解释说,清楚了脑瘫患者的各方面症状表现,患者应该积极主要以上情况的发生,如果不幸得了脑瘫疾病,就应该尽快治疗。
相关阅读:脑瘫诊断 脑瘫有哪些具体表现
2016-02-18 14: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