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应用125I标记的人体纤维蛋白原可被新鲜血栓所吸收,故在阻断甲状腺吸碘功能后,静脉注射该剂对双下肢进行扫描,如观察到放射剂骤增或集骤,便有助于诊断。
1.核素静脉造影 从双足背静脉注射核素标记99m锝(99mTc)人体白蛋白微粒后作静脉显像,以观察小腿、大腿、盆腔、腹部静脉显像情况,“热点”表示新鲜血栓所在。
2.多普勒血流和体积描记仪检查 为无创性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患肢血液回流和供血状况。
3.静脉造影 能使静脉直接显影,可判断有无血栓,其范围、形态及侧支循环状况。不仅有助于决定诊断,亦有助于直接观察治疗结果。此法虽最为可靠,但当病情太重时,不必强求完成此项检查。并须考虑到造影本身有可能加重病变,一般在注射造影剂完成造影后自造影部注入少量肝素,此法有助于防止病变的加重。
4.静脉压的测定 有助于了解病情和观察发展情况。可单独测定或在造影时测定。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容易与某些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肢体缺血性疾病等相混淆,临床上注意鉴别。
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此病由于下肢深静脉瓣膜游离缘松弛、下垂、瓣叶不能紧密对合,使静脉血液完全向肢体远端倒流,引起深静脉高压和淤血,并使交通支静脉瓣膜破坏,而发生下肢肿胀和明显浅静脉曲张。多见于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发病隐匿,比较缓慢。这些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不完全相同。要注意鉴别。
2.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多见中青年男性,主要以下肢大隐静脉、小隐静脉曲张为特点。有下肢沉重、疲劳感,很少有肿胀,久站或活动后,才出现小腿、踝部轻微肿胀,休息后自行消失。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则下肢广泛肿胀、明显胀痛或剧痛,而继发的浅静脉怒张、曲张也比较显著而广泛。必要时,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和下肢静脉造影等,可以明确诊断。
3.下肢急性动脉栓塞 多见于风心病、冠心病、心房纤颤等引起。突然发生肢体剧烈疼痛,以指端为重,患肢厥冷、苍白、感觉丧失、肢体皱缩、浅静脉萎陷,栓塞平面以下的动脉搏动消失。可发生广泛肢体坏疽。应注意鉴别。
【本文由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供稿】
2016-01-26 16: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