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眩晕的自我保健

      一、眩晕的自我保健

      1、正确对待休息与锻炼眩晕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急性期过后有两种恢复形式,一种是旋转感瞬息即逝,或一觉醒后霍然而愈;另一种是剧烈眩晕消失后,仍持续有头昏,步态不稳,不敢走动。如长期卧床不能奏效,应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既有利于树立信心保持乐观情绪,又能通过锻炼提高前庭适应性。

      2、树立信心,坚持锻炼

      适当锻炼对于一侧前庭功能严重损害性眩晕,是很必要的,甚至是消除眩晕,获得前庭功能重新平衡的唯一有效方法,有些学者认为其效果甚至高于药物治疗。方法是选用若干激发眩晕的动作和姿势,反复锻炼,使中枢多次接受异常刺激,逐渐变得习以为常。一旦将异常冲动转化为寻常冲动之日,即眩晕症消失之时。以海员为例,许多海员刚上船不适应海上漂泊,内耳的前庭器官受到异常刺激,而出现眩晕、恶心、呕吐,但天长日久,中枢将这种异常刺激视为正常刺激,经过一段时间则不再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这就是通过锻炼使眩晕症消失的实例。

      二、护理者在照顾患者时的注意事项

      1、护理者要照顾好患者在发病时的任何起术活动,诸如大小便、漱口等,要防止倾跌受伤。

      2、患者尽量不做转体活动,以免诱引晕眩。

      3、如眩晕症状持久不退,头痛加剧,应去医院治疗。


    【本文由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脑病科供稿】

    2016-01-21 13: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