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丹毒的预防护理措施有哪些方式

      丹毒病因是因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处侵犯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并稍隆起。手指按压可使红色消退,手指离开后,红色可迅速恢复。红肿向四周蔓延时,中央的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足癣或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可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增生而形成橡皮腿。并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知道病因就可以知道如何预防了,预防主要是避免皮肤损伤,减少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机会,皮肤黏膜有损伤时及时治疗,以免感染加重。

      避免儿童皮肤损伤:

      一、儿童特别是婴幼儿,不要用任何化妆品,即便在皮肤上试用无不良反应也要特别小心,要小面积地搽,且不能过量。

      二、预防下肢皮肤外伤,烧伤,冻伤,足皲裂等;还要积极治疗下肢皮肤损害性疾病,如皮肤病、足癣、慢性溃疡、血管炎、糖尿病坏死等减少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丹毒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丹毒链球菌)侵入皮肤或黏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好发于下肢及面部蔓延迅速,好发生组织坏死或化脓。潜伏期大概为2-5天,起病急,伴有高烧、寒战、头痛及呕吐等全身症状。该病了除了积极的治疗外,在日常还需做好预防护理的措施,这对疾病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丹毒怎么预防护理呢?

      丹毒的预防护理方法如下:

      一、丹毒的局部皮肤护理:丹毒因局部皮肤红肿灼痛,有的甚至发生水疱、破溃,应嘱病人着宽松柔软的内衣并保持局部清洁,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抓破,造成再次感染,充分暴露患处,避免热源,避免碰撞,防止感染。用中药外敷治疗时,应将药物直接敷于患处,范围要超出红肿边缘1 cm~2 cm,外敷无菌纱布,2 d换药1次,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状况及红肿消退情况。

      二、丹毒的一般护理:病室内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温湿度适宜。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适当的床边隔离。病人应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30°~40°,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必要的止痛剂以减轻病人痛苦。饮食宜清淡,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禁忌辛辣、荤腥、油腻油炸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发热的病人可遵医嘱给予安乃近、地塞米松降温或给予温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

      三、丹毒的心理护理:由于病人腿部肿痛,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依靠别人照料,以及对本病不了解而产生焦虑、忧愁、恐惧不安的心理,对此,护士应耐心向病人讲明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告知病人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此病是可以痊愈的,以此消除病人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丹毒的药物治疗护理:丹毒因需长期大量使用抗感染药物易致病人菌群失调,要注意观察病人口腔有无真菌感染;病人常需联合激素治疗,要注意观察激素的副反应,如水钠潴留、出血倾向、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饮食上要注意少盐,同时补钙,定期留取血尿标本检查。


    【本文由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供稿】

    2016-01-19 15:57:46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