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面对抽动症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

      小儿抽动症是近些年来才被慢慢认识的一种儿科疾病。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这是一种病,以为是孩子淘气,没有在意,待症状严重时再治疗就有一定难度了。所以,当发现孩子有眨眼、清嗓、甩头、伴有发声等等的抽动表现症状时,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抽动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一、快速、短暂:抽动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各部位的不自主的运动,其突出表现就是频繁出现,即快速出现,如频繁眨眼,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分钟人眨眼的次数约为15-20次左右,但是如果孩子出现频繁眨眼的情况,家长就要引起重视,警惕抽动症。

      二、突然:抽动症的发病不限时间、不限地点,除了在睡觉的时候症状会消失,其他的任何时间段或者场合,都有可能发病,其发病原因有很多,或者是因为紧张,或者是因为心理受了某些刺激。

      三、不自主:抽动症发病的时候,患者是有意识的,且患者越想控制发病,就越控制不了,所以当患者出现症状的时候,不能过分严厉的批评,也不可关注,较好是淡然处之,漠不关心,让患者不能有任何的压力。

      四、随意:抽动症的发病过程是一个慢性过程,如果不及时干预,症状就会出现多样化,常发生于身体的同一部位,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抽筋的现象可能从一部份消逝而在另一个部位又冒出来。

      其一、影响社交:抽动症严重影响社交,我们都知道,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如果抽动症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

      其二、影响个性发展:抽动症的后果还包括个性发展,一般来说,4~12岁是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会影响人的一生。抽动症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预防,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

      对于抽动症家长该做些什么?

      1.家长碰到这种情形,切莫责怪孩子,因为越责怪越强制他就越感到紧张,不自主动作亦就越频繁,孩子会渐渐变得胆小、自卑。

      2.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家长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注意他的样子,亦不要模仿他、取笑他。

      3.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另外,要启发孩子建立住处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会帮助孩子摆脱自己的封闭状态,振作精神,完全放松。

      4.对极少数顽固性抽动症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家长们不必为这种抽动担心,更不要担忧孩子长大会落下什么毛病,绝大多数孩子发生的习惯性抽动,对孩子的精神活动和身体健康并无影响,只要家长懂得怎样去正确地对待孩子,孩子的抽动行为就一定会自行消失。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2016-01-19 14: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