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疾病是怎么发生的?目前对于此种疾病的病因并不是很清楚,主要发病类型分为两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和继发性的脊髓引起的空洞症疾病等,一般临床上,第二种比较罕见,多数病人都是先天性发育异常这种类型,因此病的发生严重,所以大家不得不重视起对脊髓空洞症疾病病因的了解,以更好的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那么,脊髓空洞症疾病是怎么发生的呢?
脊髓空洞症疾病是怎么发生的
1、脑脊液搏动传递学说,当存在导致枕骨大孔区梗阻的病变时,颅内压升高将使下疝的小脑扁桃体,从后方压迫椎管蛛网膜下腔,使得脑脊液的出颅受到阻碍,这使得颅内压进一步升高。等达到一定的程度,第四脑室内脑脊液搏动冲击作用,使脊髓上瑞中央管开口扩大,脑脊液进入原本退化的脊髓中央管。
2、压迫学说后颅窝及枕骨大孔处,拥挤压迫下脑干及上颈髓造成脑脊液分离。由于颅内压的作用,形成一种球瓣效应,使脑脊液向颅侧流动而阻止其逆向流动,在坐起或Valsalva动作时,瞬时的压力增加,抽吸脑室液进入中央管,并形成空洞,空洞形成后,硬脊膜周静脉压改变,可离心空洞液并产生新的空洞。
3、粘连学说DallDayan认为Valsalva动作时,静脉压升高并传递到脊髓硬膜周静脉丛,但由于枕骨大孔处的阻塞,不能使脑脊液向颅侧流动,而是经Virochow-Robin间隙,进入脊髓实质,故空洞可不与第四脑室或中央管相通。
以上就是关于脊髓空洞症疾病是怎么发生的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并且清楚。
【本文由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经内科供稿】
2016-01-14 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