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糖尿病足的诊断和症状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足的诊断:

      一、糖尿病足的的分类

      1、湿性坏疽:最常见,多发生在肢端动、静脉同时受阻,皮肤肿张、溃烂、有脓性分泌物、疼痛。

      2、干性坏疽:多发生在肢端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或动脉血栓形成。皮肤变黑、干枯、疼痛消失。

      3、混合性坏疽:同一足的不同部位呈现干性或湿性坏疽。一般病情较重,坏疽面积较大。

      二、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

      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常表现肢端供血不足,双足麻、凉、疼及皮肤苍白。兼有足趾的畸形等高危足表现。

      1级:皮肤有开放性病灶,如水疱,血疱、鸡眼、胼胝。但病灶未累及深部组织。

      2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有蜂窝组织炎,有脓性分泌物,窦道形成。

      3级:足部的肌腱、韧带组织被破坏。脓腔,坏死组织多。

      4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部分趾发生干性或湿性坏疳、

      5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坏疽,肢端变黑,常累及踝关节和小腿部位。一般多采用外科高位截肢术。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

      糖尿病人因下肢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感染等因素导致下肢的疼痛、麻木、足部的溃疡及肢端坏疽,临床上统称为糖尿病足(俗称烂脚)其表现为:

      1、患者皮肤瘙痒,干而无汗,肢端凉、浮肿或干枯,皮肤颜色暗及色素斑,毳毛脱落。

      2、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脚踩棉絮感。鸭步行走,间歇性跛行,休息痛。

      3、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张力差,关节韧带易损伤。

      4、常见跖骨头下陷,跖趾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夏科关节。骨质破坏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等。

      5、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深浅反射迟钝或消失。

      6、肢端皮肤干裂或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


    【本文由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供稿】

    2016-01-13 14: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