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脑瘤种类的介绍

      1)神经胶质瘤

      神经胶质瘤发病率高,占颅内肿瘤的40·50%,其中包括星形细胞瘤、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室管膜瘤、成髓细胞瘤,松果体瘤、脉络膜乳头状瘤、胶样囊肿等。多数神经胶质瘤系浸润生长,但也有呈结节状,或两者并存,尚有囊性变者。特征是肿瘤压迫脑组织或脑神经,出现相应的肢体功能障碍,视力障碍,共济和内分泌失调与颅内压增高征象。

      2)脑膜瘤

      脑膜瘤为最多见的一类颅内良性肿瘤,约占脑瘤的15%,一半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好发部位为矢状窦旁、大脑镰、大脑凹面、蝶骨嵴、外侧裂、嗅沟、鞍结节、小脑幕、小脑脑桥角。尚可见于三叉神经、小脑凹面、脑室内、斜坡与枕大孔区。

      肿瘤在形态上有球形及扁平形,生长缓慢,但可以长至巨大。少数有囊性变。多为缓慢发病,病程较长。

      主要临床特征是癫痫、偏瘫、颅内压增高及受累脑神经功能缺失等。脑膜瘤恶性变者约占1%。

      3)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的共同特征是额颞头痛、垂体内分泌障碍、视力减退与双颞侧偏盲。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多为良性,常发于中年。肿瘤大小在1cm一下,局限于蝶内者,称微腺瘤。大于4cm以上者为巨大垂体腺瘤。

      病理上分为:嫌色性腺瘤、嗜酸性腺瘤、嗜碱性腺瘤、混合性腺瘤、垂体腺瘤。

      按内分泌分类为:生长激素腺瘤、泌乳激素腺瘤、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少数情况下瘤内出血,称为垂体卒中,病情会急剧加重。

      4)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以听神经瘤多见,三叉神经纤维瘤次之,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迷走、副神经纤维瘤等少见。

      1、听神经纤维瘤临床特征:一侧耳鸣、体力减退、面部麻木、面神经周围性瘫痪、共济失调。

      2、三叉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特征是面部感觉减退,或有三叉神经痛,有时引起颅内压增高。

      3、其他神经纤维瘤:其特征为有该神经损害的症状表现。

      5)先天性肿瘤

      颅内先天性肿瘤包括:颅咽管肿瘤、上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 、脊索瘤等。

      1、颅咽管瘤:特征是内分泌功能低下,发育迟缓、闭经、阳萎、视力障碍,有时发生尿崩症,或颅内压增高等。

      2、上皮样囊肿可出现相应的定位及颅内压迫症状。

      3、脊索瘤:多位于鞍区,斜坡等中线部位。可有的局部脑神经损害症状。

      6)血管性肿瘤

      颅内血管性肿瘤多见,以血管网状细胞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为主。

      血管网状细胞瘤多见于小脑半球,蚓体及脑干旁,少数位于大脑半球,海绵状血管瘤多位于大脑半球,常出现肿瘤相应部位的定位症状。

      7)转移瘤与侵入瘤

      特征:

      1、颅内转移瘤常为急性发病,肿瘤可以转移至脑的各个部位,出现相应的定位与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多数来源于肺、消化道、乳腺、子宫、肾脏及甲状腺的恶性肿瘤,也可有肿瘤切除史。

      2、侵入瘤以鼻咽癌最常见,肿瘤由颅底侵入,出现相应的损害脑神经症状。

      近年来,脑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脑瘤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而其它恶性肿瘤最终会有20-30%转入颅内,不论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势必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

      综合以上临床特征,根据病史及发病年龄、结合CT和磁共振检查、脑血管造影与脑室造影,或病理检查,就可以确诊不同的颅内肿瘤。一旦患者得到确诊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2012-11-27 16: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