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患者的不重视导致临床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病情进展最终面临截肢的危险。因此,因此及时发现糖尿病足的症状,及早治疗是关键。专家指出,及时发现,及早接受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截肢危害的发生。
一、足部的一般表现
糖尿病足足部的一般表现: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的皮肤会变成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等情况,呈袜套样改变,脚踩棉絮感,因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使骨头下陷造成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部畸形。
二、肢端溃疡坏疽
1、干性坏疽(坏疽【译】: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的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前期:常有患肢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怕冷,皮肤温度下降,肢端干枯,麻木刺痛或感觉丧失。间歇跛行或休息痛,多为持续性。
2、干性坏疽初期:常见皮肤苍白,血泡,冻伤等浅表干性痂皮。多发生在指趾末端或足根部。
3、轻度干性坏疽:常见手足指趾末端或足根皮肤局灶样干性坏死。
4、中度干性坏疽:常见少数手足指趾及足根局部较大块干性坏死,已波及深部组织。
5、重度干性坏疽:常见多个手或足多个指趾或部分手足由紫绀色逐渐变灰褐色,继而变为黑色坏死,并逐渐与健康皮肤界限清楚。
6、极重度干性坏疽:手或足的大部分全部变黑坏死,呈木炭样尸干,部分患者有继发感染时,坏疽与健康组织之间有脓性分泌物。
三、缺血的主要表现
缺血是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患者的皮肤经常会出现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的情况,皮肤干燥弹性差,靠毛脱离,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当病人患肢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
【本文由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供稿】
2016-01-08 15: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