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对抽动症患儿的诱导要耐心细致

      抽动症是孩童期间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4-12岁之间。抽动症不是一种不良的习惯,而是孩子的一个不自主的一个运动肌肉和发生肌肉的抽动,是他们所不能控制的。

      学习困难是行为问题的一种,当被老师和父母认为学习能力下降需要专门教育时为学习困难。在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中,伴有学习困难的据调查占24%到50%,除部分伴有感知觉损害,视觉运动技能低下,阅读及计算能力损害外,多数是由于本身的不自主症状而致。如不能控制的抽动和发音,影响注意力的集中;严重肢体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作业完成困难等都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老师和同学的鄙视和嘲笑使患儿产生厌学情绪等亦是不同程度学习困难的原因,所以大部分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学习困难是可逆的。随着病情的好转,学习成绩亦可随之提高。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采取积极的措施,早期用药,合理用药,虽然短期内给家长及孩子带来一些麻烦,但对孩子学习和身心的恢复是有好处的。

      对患儿的科学诱导要细致而耐心,多鼓励,少批评。

      由于患儿注意力涣散,情绪易激动或消极悲观而造成他对周围事物感知缓慢,范围狭窄,分辨力弱,缺乏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上记忆的障碍、思维能力的低下和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他们老是内心紧张,时常处于恐惧与焦虑的心境。针对患儿这样的心态,父母与老师需要耐心而细致地去引导孩子,并且要少批评多鼓励,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予以赞扬,并以此作为推动孩子心态改善的动力之源。

      有患儿的家长说:我怎么就发现不了孩子的优点呀?我总觉得孩子一无是处,根本就找不到一个可以夸奖他的理由,或者也试过夸奖他,可不见孩子有任何进步。其实,有这种想法的父母是在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当然,我们并不反对父母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关键问题是您“挑剔”的是什么。如果您“挑剔”的是孩子的缺点、短处,那么您传达给孩子的肯定是消极的消息。如果您“挑剔”的是孩子的优点,或者准确的说,您“挑出”的是孩子的优点,那么,您自然就会肯定孩子、赞扬孩子。

      对于多数患儿来说,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受到大量的批评。作业写错了,被老师批评;成绩没考好,被爸爸、妈妈批评;玩得时间长了,被爷爷、奶奶训斥……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令他们记忆最深刻的不是长辈的批评,而是那些难得的赞扬。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孩子们尤其如此。夸奖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作用常常要比批评大得多,效果也好得多。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们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来源于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周围人给他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能行,就会在生活中树立起自信心来。反之,如果周围的人总是给他传递一些消极的评价,如批评、指责、打骂等,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无能感,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而一个个小小的赞扬、鼓励,对孩子的影响有时是终生的。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2016-01-05 1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