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明了,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遗传因素:患儿家庭成员中患抽动障碍者较为多见,故认为与家族遗传史有关;器质因素:如产伤、剖腹产、窒息等因素可能与本病有关;躯体因素:如眼结膜炎或倒睫刺激引起眨眼;或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鼻、面肌抽动;社会心理因素:如父母离异、学习负担过重等影响,抽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抽动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1.抽动症的主要特征是一种不自主的、突发性的、快速的、反复发生的、无节律的、方式固定的运动或发声。
2.患者感到抽搐的发生是不可抗拒的,但可强忍一段时间。
3.所有形式的抽动都可因应激、焦虑、厌烦、疲劳、兴奋、感冒发热而加重,都能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项 事情而减轻,睡眠时可消失。
4.当全神贯注于某项活动如看电视、读书、或做游戏时,抽动随之减少。
5.重复、刻板的语言或动作,强迫性的行为,冲动性的触摸动作,模仿别人,猥亵举动或控制不住的下流动作;也可能发生破坏物品、自伤、伤人或侵犯别人的行为。
6.各类症状,有的同时出现,有的是先发生一类症状,一段时间后换另一类或几类症状,或各类症状交替出现。
7.发作时意识清楚。
一般来讲,短暂性抽动,即出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而没有超过一年,这种预后是比较好的。有可能孩子这段时间有这个症状,过了这段时间好了,是有可能。这是需要家长认识到这种疾病的性质。如果家长没有认识到,去责骂孩子,孩子抽动的心理因素仍然存在的话,他是不会自愈的。
医生的指导不一定是非要用药物或者什么治疗方法,有的时候就是指导家长认识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疾病,让他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调整,这些都对孩子疾病的康复有帮助。
家长发现孩子的问题,还是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努力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另外慢性的抽动症,病程比较迁延,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一年中好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断断续续总是出现。有可能挤眼睛好了又开始嘴部的抽动,或者甩手,点头等这些动作,表现出来是一个波动性的状况。波动性不仅仅表现在时间上,孩子可能这段时间有抽动症状,过段时间好一点,再过段时间又出现这个问题;波动性也表现在症状上,抽动的部位在不断地变换。慢性抽动症病程迁延,抽动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来说在孩子青春期可能会缓解,抽动秽语综合症在青少年时期也会缓解,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抽动的症状会持续到成人时期。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成人有频繁挤眼睛的症状,但是他自己也觉得这对他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小,已经把这个症状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并已接受它。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2016-01-05 13: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