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抽动症时,很多的家长朋友们第二反应就是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患上抽动症,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孩子患上了抽动症,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的家长朋友们。
抽动症,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心理障碍.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声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噪子和呼噜声,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过程。
抽动症有着以上的过度治疗,同时又有治疗的不足。
1,心理治疗的缺失:抽动症的心理治疗极其重要,主要包括家长教育(家长应该了解到抽动症的正确常识,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学会如何面对抽动症);对儿童的支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抽动问题,减少孩子的担心、恐惧和紧张);周围环境的支持(孩子的老师同学该如何面对孩子的抽动)。
2,药物治疗不足:既然药物治疗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只是控制其症状,况且药物还有副作用,那么为什么还要药物治疗?其实这个问题就像感冒,虽然感冒会自愈,但是感冒严重时还是需要药物来控制感冒症状的。当孩子的抽动严重,影响生活,给孩子带来很大苦恼时,应该及时的采用药物来控制症状,不应因为担心副作用而延误治疗。
3,药物治疗疗程不足: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抽动好了就立刻停药,这样是不合适的,药物治疗应该足疗程。
4,忽视抽动症的并发问题:这一点是非常常见的,抽动症本身影响不大,但是常常伴有多动问题、情绪问题或强迫问题,当孩子出现抽动障碍时应该有专业人士全面评估这些问题,综合治疗,而这一点,目前经常被忽视。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2016-01-04 14: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