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治疗盆腔炎的按摩方式是那些

      在治疗盆腔炎的各种方法中,有些患者比较偏爱西医治疗,也有些患者对于中医治疗情有独钟,但是对于患者来说适合的治疗方式,往往才是最好的,二期总有一种治疗的方法,可能不是很常见,但是效果却值得我们一试,那就是按摩来治疗:

      慢性盆腔炎它主要表现为下腹部不适,有坠胀和疼痛感觉,下腰部酸痛,月经和白带量增多,可伴有疲乏、全身不适、失眠等症。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症状加重。盆腔炎患者可以采用自我按摩法,配合治疗。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

      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揉按脾俞穴、胃俞穴

      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3掌指关节放在脾俞穴、胃俞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祛湿止带。

      3.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4.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钟,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健肾,活血通络。

      5.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逆时针环形摩揉0.5~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调经止痛。

      6.揉按中脘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放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疏肝和胃,健脾利湿。

      7.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益气壮阳,调理气机。

      8.搓大腿内侧

      将左(右)手掌心紧贴在同侧大腿内侧,适当用力搓擦0.5~1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健脾益胃,理气散寒。

      9.合按内关穴、外关穴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10.按揉足三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11.揉按三阴交穴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用右(左)手拇指指腹放在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调经止痛。

      12.搓足心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以右(左)手掌心反复搓擦足心约0.5~1分钟,以足心发热为佳。

      双足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通关开窍。

      以上手法每天早晚各做1遍,还应积极配合其他方法治疗。平时注意营养、休息和适当锻炼。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寒凉和潮湿刺激,节制房事。

      知多D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从胸骨下端突起,即剑突处向后,再向下数2个突起)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胃俞穴:位于第12胸椎(从胸骨下端突起,即剑突处向后,再向下数3个突起)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肾俞穴:命门穴(位于第2腰椎与第3腰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处。

      中脘穴:位于腹中线上,脐上4寸,上脘穴(位于腹中线上,脐上5寸处)下1寸处。

      关元穴:位于腹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

      内关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筋之间。

      外关穴:位于手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尺桡两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筋间处。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即脚踝内侧的骨性突出之上3寸处,与绝骨穴相对。

      按摩治疗盆腔炎方式和具体的手法,以上给大家详细的进行了介绍,但是由于患者的差异存在,所以还是提醒患者们要注意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来进行,这样更加保证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由陕西省生殖保健中心供稿】

    2016-01-04 13: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