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治和准确用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关键,饮食、情志护理及功能锻炼也是提高该病治愈率的重要保证。结合股骨头坏死的常见证型:气滞血瘀、湿热内结、气血两虚、肝肾两虚、寒湿阳虚。
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
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②观察患肢末梢血循环及感觉运动情况。
③卧床时患肢置于外展20。~3O。,膝下垫枕,膝关节屈曲15。
④观察疼痛情况并进行正确评估,根据评分采取相应措施。
情志护理:
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发现不良心理变化,针对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解释、说服,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使其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及下肢关节屈伸活动,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告诫患者不要绝对卧床,但应注意避免负重。自我按摩:先用揉、捏法松弛内收肌,再用双手掌由足部逐渐捋揉至大腿根部,天3次,每次做数遍。进行功能锻炼时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和不适当的髋关节活动,凡不被限制活动的部位要主动活动。活动量由小到大,范围逐渐加大,时间由短到长,以患者不感到疲劳,患处无疼痛宜。
辨证施护
1、气滞血瘀该型患者的主要表现有:髋关节胀痛,痛处固定不移,久坐或久卧后疼痛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施护原则:行气活血、破积化瘀。
①用药护理:如桃红四物汤加减。主方由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牛膝等组成。若以胀痛为主,加用苏梗、厚朴、枳壳、木香等;若以刺痛为主者加穿山甲、地龙。
②饮食护理: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例如:白萝b、柑橘、生姜、山楂、桃仁、韭菜、油菜、黑豆;宜少吃盐和味精;忌食油炸食品、甜食、冷饮之品。
2、湿热内结该型患者多肥胖,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时有灼痛,下肢沉重,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数。施护原则: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①用药护理:如桃红四物汤合白虎汤加减。主方由当归、桃仁、红花、生地黄、苍术、茯苓、黄柏、薏苡仁等组成。若疼痛不减者加地龙;若下肢沉重,功能障碍严重者加牛膝。
②饮食护理: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素食为主。如绿豆粥、赤小豆粥或以马齿苋作蔬菜吃,宜多食西瓜、生梨、苦瓜、冬瓜等清热生津之品。忌食辛辣、刺激、油腻及鱼腥食物等,以防助湿生热。
3、气血两虚此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跛行或行走困难,髋部钝痛,活动加重,患侧肢体肌肉萎缩,面色咣白,唇甲淡白无华,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施护原则:补气养血。
①用药护理:归脾汤加减。主方由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当归、阿胶、生姜、大枣等组成。
②饮食护理:宜进食补气助阳或养血滋阴之品,如饴糖、大枣、花生、莲子、山药等;多食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
4、肝肾两虚此型患者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较轻,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患肢肌肉萎缩,自汗或盗汗,失眠健忘,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施护原则: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①用药护理:六味地黄丸加减。主方由熟地黄、山药、茯苓、当归、龟胶、牛膝、牡丹皮、泽泻等组成。若自汗,盗汗加五味子、浮小麦;若五心烦热加地骨皮。
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营养,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多食补益肝肾之品,根据中医以脏补脏的理论,可适当吃一些动物的肝、肾脏,牛肉、羊肉,胡桃、山茱萸、黑芝麻、大枣;蔬菜类有木耳、山药、香菇等。
5、寒湿阳虚此型患者主要表现为髋关节间隙变窄,功能障碍明显,疼痛时轻时重,面色淡白,头昏耳鸣,畏寒,汗出,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苔薄自,脉沉细弱。施护原则:温阳养气,散寒祛湿。
①用药护理:参附汤加减。主方由人参、熟附子、熟地黄、白芥子、炮姜、麻黄、肉桂、鹿角胶、生姜、大枣、甘草等组成。
②饮食护理:多食助阳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忌食食物:滋腻味厚、易生湿、助湿的食物,如糯米、山药、桂鱼、海参、猪肉、鸭肉、牛奶、鸡蛋、红枣、桂圆、橘子、红糖等。
2012-11-26 1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