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油原名滴耳油,为一传统古方,早在明代《普济方》中就有记载。至乾隆年代,由吴谦主编的《医宗金鉴》中则简要地叙述了将冰片兑入核桃油中治疗耳疳构制作与煽法。近人杨杰、顾伯华、刘玉璞等亦先后提出了运用此法治疗脓耳的见解。此外,还有用黄连滴耳油“’、耳痛油’以及用食用香油等取代核桃油,或用冰片另配他药做成油剂、散剂而获良效的报道。民间亦有单用核桃油一味治疗该病的经验方。这些方药,品种繁多,药物浓度各异,有的因资料缺失或内容过筒,令人莫衷一是。为弄清古方滴耳油的药理作用、较好浓度及其疗效的可靠性,我们用科学方法对其开展了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我们曾以乙醇作溶剂,选择了5、1O、、20、25%五种浓度的核桃油及梅核油接种于已知菌种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核桃油及梅核油均有抑菌作用,而后者大于前者。梅核油的较好浓度亦为20。脓耳常见致病菌而对梅核油敏感者有绿脓杆菌、产碱杆菌、普通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四联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在170侧中,其中对28例耳内分泌物送检培养,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与抑菌试验结果相近。
梅核油由冰片(又称梅片)与核桃油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冰片苦辛凉,入心肺脾经,能开窍散瘀、清热止痛、防腐。据现代药理分析,龙脑冰片成份为右旋龙脑,机制冰片成份为消旋龙脑’。
2012-11-12 15: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