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先老脚”,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秧窄,甚至发生阻塞,使肢体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的疾病。此病若发现了不及时治疗,将严重损伤下肢健康,甚至造成残疾。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中老年朋友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平时觉得腿脚冰凉、怕冷,在家中、甚至睡觉时也要穿厚袜子保暖;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肚子常感到酸胀,或者酸痛,停下来休息后又能行走一段时间,可走了没多久,又要休息一下才行。上述这些表现可以说是很多中老年朋友都遇到过的情况,也许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年岁大了嘛!可是您知道吗?这种酸痛现象可能预示着一种潜在的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专家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下肢的表现,动脉硬化导致的斑块附着于动脉管壁,突起于动脉管腔,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的形成,使动脉变得狭窄,血液流速减慢,血流量减少。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甚至形成管腔闭塞时,因血供不足而导致的包括下肢发凉、麻木,腿部肌肉痉挛,运动后甚至休息时的酸痛等一系列症状。
因为到疾病后期,动脉甚至可能从硬化狭窄演变为完全闭塞,这时即使在休息时肢体亦处于极度缺血状态,神经末梢产生剧烈的疼痛称“静息痛”,尤以夜间和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时症状严重。同时皮肤、肌肉组织缺血使其活力逐渐丧失,最终会出现患足特别是脚趾溃疡或者发黑坏疽,坏死部位的反复感染用一般药物常无法控制,产生所谓的“老烂脚”,此时再去医院就诊,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虽能部分改善残余肢体的血流,但已经发生坏死。
2012-11-24 16: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