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了解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危害 提高防治意识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主要是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肢体局部血供不足所致,对患者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

      很多人不了解此病危害,以致不重视防治工作,耽误了治疗。那么,动脉硬化闭塞症又有哪些危害呢?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症状带来的伤害

      由于肢体动脉血管功能障碍,势必会给全身的血液循环造成连带影响。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虽说常发生在下肢,但其实是全身性的血管病变伤害。各种症状表现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日常生活。

      1.主动脉分叉处闭塞

      发病年龄较轻,多在55岁以下,男多于女。表现为阴茎不能勃起,股动脉以下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若病变发展慢,闭塞程度轻,侧支循环迅速建立,患肢皮肤温度和皮色无明显改变,早期多不出现皮肤营养障碍。5~10年后,出现下肢皮肤营养障碍,且逐渐加重,最终发生肢体坏疽。

      2.髂股动脉闭塞

      闭塞的部位常见于髂总动脉起始部,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跛行引起的疼痛的部位主要在臀部及股部内侧,患侧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皮肤温度降低,趾甲生长缓慢,足汗减少。

      3.股、腘动脉闭塞

      病变常开始于关节后面及内收肌群,股动脉是最易受累的部位。当股动脉闭塞时,小腿部肌肉供血不足,间歇跛行痛点在小腿部,足部怕冷发凉,皮肤干燥,腘动脉以下动脉搏动消失。

      4.胫前和胫后动脉闭塞

      其中一支动脉闭塞,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长时间的胫后动脉闭塞,足部可发生缺血,足温低,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012-11-24 16:26:40

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