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术后护理


      1.执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2.体位 取相应体位,患肢自然平放,避免关节过屈使人工血管扭曲。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应卧床制动2周。自体血管移植者若愈合较好,卧床制动时间可适当缩短。

      3.病情观察

      (1)监测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记录24小时尿量,维持体内体液平衡。

      (2)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出血是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观察腹股沟及耻骨上区是否肿胀、淤斑、疼痛、发热。若人工血管隧道出血,可造成阴囊血肿,若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 观察术后肢体肿胀情况:慢性缺血的肢体在血运重建以后,常出现肢体肿胀。主要原因是组织间液增多以及淋巴回流受阻。术后抬高患肢及给病人穿中等压力的弹力袜,一般肢体肿胀可在几周内消失。 (4) 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以判断血管通畅度:可抬高并保暖患肢,避免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以免血管收缩,同时可减轻因绷带包扎过紧 引起的患肢肿胀。若动脉重建术后出现肢体肿胀、剧烈疼痛、麻木、皮肤颜色发紫、皮温降低,应考虑重建部位的血管发生痉挛或继发性血栓、栓塞形成,及时报告 医生,协助处理或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工作。

      4.药物护理 行人工血管旁路术后主要应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做好抗凝护理。

      5.引流管护理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引流。

      6.饮食护理 麻醉清醒后进食低脂饮食,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食物,防止便秘。

      7.功能锻炼 卧床制动病人,鼓励其在床上作足背伸屈活动,以利小腿深静脉血液回流。

    2012-11-24 16:21:33

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