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烧伤的诊断是怎样的

      健康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的话题之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等于拥有了一半的财富,所以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预防疾病的侵扰,很好的保护自己和自己身边所关心的人。也可以尽快的走出自己对一些健康误区,及早的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关介绍:

      烧伤是由于热力(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局部或全身急性损伤性疾病。

      1.临床表现

      (1)轻度烧伤:面积较小,一般无全身表现,仅有局部皮肤潮红、肿胀,剧烈疼痛,或有水疱。

      (2)重度烧伤:面积大,多因火毒炽盛,人于营血,甚至内攻脏腑而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病程一般分3期:

      ①早期(休克期):往往发生在烧伤后48小时之内,主要为体液大量渗出和剧烈疼痛引起。表现为全身或局部出现反应性水肿,创面出现水疱、焦痂和大量体液渗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者烦躁不安,口渴喜饮,呼吸短促,尿少或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身疲肢冷,淡漠嗜睡,呼吸气微,体温不升,血压下降,脉微欲绝或微细而数等津伤气脱、亡阴亡阳的危候。

      ②中期(感染期):烧伤后热毒炽盛,体表大面积创面存在,全身抵抗力下降,火毒内陷(细菌入侵感染),内攻脏腑,症见壮热烦渴,寒战,躁动不安,口干唇燥,呼吸浅快,甚则神昏谵语,皮肤发斑,吐血衄血,四肢抽搐,纳呆,腹胀便秘,小便短赤;舌红或红绛而干,苔黄或黄糙,或黑苔,或舌光无苔,脉洪数或弦数等。此时创面出现坏死斑或出血点,脓腐增多,脓液黄稠腥臭或淡黄稀薄,或呈绿色。有焦痂者,焦痂软化潮湿,或痂下积脓。

      以上症状多发生在3个时期,一是伤后3~7天的体液回流期,随着组织间液返回血管,火毒内陷(细菌进入血循环);二是烧伤后2~4周焦痂自溶脱痂期,大量焦痂脱落,出现新鲜创面,创面继发感染;三是烧伤1个月后的恢复期,患者体质消耗严重,气阴两伤,正气虚损,抵抗力低下,火热余毒乘虚内陷脏腑。

      ③后期(修复期):邪退正虚,患者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面白无华,纳谷不香,腹胀便溏,口渴心烦,低热,盗汗,口干少津;舌红或淡红,或舌光无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脉细或细弱无力。此期创面基本愈合,深Ⅱ度烧伤愈合后,留有轻度疤痕。Ⅲ度烧伤愈合后产生大量疤痕或畸形愈合;若创面较大时,如不经植皮,多难愈合,有时可形成顽固性溃疡。

      (3)烧伤面积的计算

      ①手掌法:伤员本人五指并拢时,一只手掌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此法常用于小面积或散在烧伤的计算。

      ②中国九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分为11个9等份。成人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9%;躯干前后包括外阴部为3×9%;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1%=46%(见图15-2)。

      ③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法:小儿的躯干和双上肢的体表面积所占百分比与成人相似。特点是头大下肢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比例也不同。计算公式如下:

      头颈面部面积百分比:[9+(12-年龄)]%

      双下肢面积百分比:[46-(12-年龄)]%

      (4)烧伤深度的判断:烧伤深度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即Ⅰ度、Ⅱ度(又分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烧伤。

      烧伤的深度可因时间、条件而继续发展,如在烧伤后48小时左右,Ⅰ度烧伤可因组织反应继续进行而转变为Ⅱ度;深Ⅱ度烧伤处理不当可变为Ⅲ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此,在烧伤48小时后和创面愈合过程中,应分别对损伤深度重新复核。

      (5)烧伤严重程度分类:为了设计治疗方案,需要对烧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一般分为4类:

      ①轻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在9%(小儿在5%)以下。

      ②中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在10%~29%(小儿6%~15%);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小儿5%)以下。

      ③重度烧伤:总面积在30%~49%;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19%(小儿总面积在16%~25%或Ⅲ度烧伤在6%~10%);Ⅱ度、Ⅲ度烧伤面积虽达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严重呼吸道烧伤或合并其他严重创伤或化学中毒者。

      ④特重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小儿总面积25%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者。

      2.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重度烧伤早期,体液丢失,血液浓缩时,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尿比重增高;代谢性酸中毒时,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非蛋白氮升高,有条件时可查血气分析,以及血清Na↑+、K↑+、CI↑-的测定,以确定有否酸中毒;脓毒败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常在10×10↑9/L~25×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达85%以上,并可见中性核左移及中毒颗粒;血培养阳性时有助于诊断;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确定致病菌种类,可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健康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要是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的专家会为您做详细的介绍,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2012-11-24 1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