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儿童受惊吓或精神紧张容易导致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的表现常常伴随一些异常行为。85%患儿有轻、中度行为异常,表现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强迫行为或破坏行为,约半数的患儿可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抽动在精神紧张的时候加重,入睡后消失,神经系统检查除了不自主运动外,一般无其他阳体征。脑电图检查可有异常,表现为高幅慢波,约10%的患儿有中央区棘波,动态脑电图异常率可达50% 。

      抽动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1、面部抽动:眨眼频繁、眼皮转动、挤眉、歪鼻子、斜嘴、嘴唇抖动、面部肌肉颤抖等症状;

      2、颈部抽动:歪脖子、点头、甩头、耸肩、颈部肌肉抽动等症状;

      3、上肢抽动:甩手、抖手、搓手指、握拳、举臂、扭臂等症状;

      4、下肢抽动:走路步态异常、提臀、扭臀、抽筋等症状;

      5、喉部抽动:发声异常如清嗓子声、干咳声、尖叫声、嗤鼻声、喉部肌肉抽动等症状;

      6、腹部抽动:腹痛、挺胸、扭转肢体等症状。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大多起病于4~12岁。儿童抽动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儿童受惊吓或精神紧张常常是发病的诱因,发病后会出现面部肌肉或肢体肌肉反复地抽动。大部分患儿可以自愈,但有一部分患儿,随着时间推移,抽动部位增加,出现各种形态奇特的复杂性抽动,表现为冲动性地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踢脚、跪姿、走路旋转等动作,自身不可控制。有时抽动不易被家长发现,如肚子抽动。有部分病例以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发出各种有音节或无音节的叫声,或不适当的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重复刻板的秽语。有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至少有30%会出现秽语症。部分严重病例还可出现模仿动作和重复语言、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

      由于抽动症患儿有着与其它疾病不同的表现和症状,家长往往或是打骂歧视,或是过分迁就保护。打骂歧视固不可行,而过分迁就又是一种退化性培养,许多患儿社会能力的发展由此受到严重影响,即使是抽动症缓解后,仍然会出现行为幼稚、社会适应不良、与人交往困难等问题。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2015-12-22 11: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