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势有轻重之分,国外有人分为3级。Ⅰ级:抽搐轻微,不影响学习与生活,无需治疗;Ⅱ级:抽搐严重,需要治疗;Ⅲ级:抽搐严重并影响患者生活。研究中发现,病势的严重程度与发病年龄有关,平均发病年龄为6.9岁。症状自Ⅰ级至Ⅲ级随发病年龄增加而递增。Ⅰ级合并多动症者发病比较早,平均年龄为4.65岁;Ⅲ级平均年龄为8.14岁,提示发病年龄愈晚,抽动症状愈重,愈需要治疗。
抽动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1.急性单纯性(或一过性)儿童抽动症 抽动症开始的症状大多数为简单性,不随意性的运动抽动,极少数为单纯发声抽动,常见的眼,面部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翻眼,咬唇,张口,点头,摇头,伸脖,耸肩等,少数单纯发声抽动表现为反复咳嗽,清嗓子,发出哼声,症状可在数周或数月内波动及转移部位,多在12岁前发病,较多见的是眨眼,症状持续2周~1年即可自然消失,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异常发现。
2.慢性单纯性儿童抽动症 15岁以前发病者多,大人少见,表现为一组或两组肌肉抽动,无过多的变化,持续时间很长,可终身存在。
3.亚急性或持续性的单纯或多发性抽动 可见于儿童期,青春期,单纯性者,一组或两组肌肉抽动持续1年以上,至青春期自然消失,多发性抽动有发声者,至青春期症状是否消失不一定,此要与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相鉴别。
4.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 以上分型并不完全,特别是第3型和第4型之间有些混乱,因此此处仍将“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单独予以讨论。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或老师碰到这种情形,切莫责怪孩子,因为越责怪越强制他就越感到紧张,不自主动作亦就越频繁,孩子会渐渐变得胆小、自卑。
2.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家长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注意他的样子,亦不要模仿他、取笑他。
3.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另外,要启发孩子建立住处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会帮助孩子摆脱自己的封闭状态,振作精神,完全放松。
4.对极少数顽固性抽动症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家长们不必为这种抽动担心,更不要担忧孩子长大会落下什么毛病,绝大多数孩子发生的习惯性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家长们不必为这种抽动担心,更不要担忧孩子长大会落下什么毛病,绝大多数孩子发生的习惯性抽动,对孩子的精神活动和身体健康并无影响,只要家长懂得怎样去正确地对待孩子,孩子的抽动行为就一定会自行消失。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2015-12-22 09: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