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老年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人体骨骼的一种退行性改变,是由于年龄老化以及饮食、运动、激素代谢、体质、遗传等方面原因引起的,其骨量丢失在皮质骨和骨松质是基本平行的,主要表现为身体缩短变矮、驼背、胸背后凸消失、肋弓和髂嵴间的距离变短,甚至相互接触或重叠,从而导致胸腰间的皮纹加深。

      专家介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状表现如下:

      1、疼痛: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很常见的症状是腰背疼痛以及肢体疼痛,多见于胸段,腰段,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后伸或长时间站立、远行、负重、久坐以及其他能够增加脊柱和肢体负荷的活动,均可引起疼痛或加剧疼痛;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

      2、身长缩短、驼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如果每节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则身长平均将缩短3~6厘米;脊柱骨骨质疏松时,由于抗压缩能力下降,容易压缩变形,如果脊椎前倾,胸曲加大,则形成“驼背”。

      3、骨折:骨折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很常见、很严重的并发症,很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脊椎、髋部和腕部。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为多见,老年期以后以胸、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不同部位骨折表现为不同的局部疼痛、功能异常和畸形。

      4、呼吸功能下降:患者往往由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后弯,胸椎畸形和背部疼痛,可使肺活量显着减少,导致呼吸幅度减小,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甚至导致肺部反复感染。


    【本文由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骨科供稿】

    2015-12-21 11: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