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管瘤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新生儿血管瘤发病率2%~4%,约75%的婴幼儿血管瘤在出生时就已存在,约有30%在出生时即可见到,通常在出生后2周或4周时缓慢生长,因而1岁时的发生率为10%~12%。数据揭露:临床上67.8%婴幼儿血管瘤常被误诊、漏诊!所以我们患病就要及时去治疗,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新生儿血管瘤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详细的为大家介绍,新生儿血管瘤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
新生儿血管瘤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
1、海绵状血管瘤初期症状:海绵状血管瘤易生长与皮下较为深层的部位,在其发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部分海绵状血管瘤会被家长误认为孩子因顽皮磕碰造成的淤血,而延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以四肢,躯干和腮腺多见。瘤体皮肤可正常或呈暗蓝色,触之柔软似海绵,按压肿块可被压缩,患者自诉患肢沉重、酸痛,活动后明显。
2、草莓状血管瘤初期症状:草莓状血管瘤一般比较容易区分,因为其外形类似与草莓或杨梅,因此而得名。少部分患儿出生时即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由散在红斑点融合或不完全融合的班块,不高出或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而大部分仅为极小的小红点,扩大并互相融合成块,常高出皮肤3-4毫米,鲜红色,表面呈许多颗料状。
3、鲜红斑痣初期症状:对于鲜红斑痣,又称为葡萄酒色斑,就是俗称的红胎记,多不突出于皮肤表面。发病部位多见于面部,少部分位于躯干或四肢,呈淡红至暗红色,或呈暗紫色,扁平而不突出皮肤,用手指按压后褪色。鲜红斑痣区别于普通胎记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施加压力如果会退色的话就是鲜红斑痣。
4、混合性血管瘤初期症状:由于这种血管瘤属于多为草莓状血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血管瘤的混合,其早期症状与草莓状血管瘤相似。发病早期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
5、蔓状血管瘤初期症状: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头皮,额颞部或肢端,部分较局限,但大部分范围大,甚至达整个肢体,使该患肢增粗增长。外观可见局部一隆起肿物,或多个皮下隆起肿物相连,皮肤潮红,表皮温度较高。触之可感觉到血管隐约搏动和蠕动,并可扪及条索状质软的扩大血管,听诊时可听到一些血管杂音。
以上就是关于“新生儿血管瘤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的详细介绍,要注意保持孩子身体的健康清洁,这方面需要家长多费心,使孩子在平时应该注意多洗澡,从而有效减少疾病感染,有效防止汗液浸湿血管瘤表皮。毛细血管瘤有浅表皮血管瘤,表皮极薄,若长时间浸在汗液中易破烂。另外洗澡时父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划破宝宝血管瘤。妈妈在生活中控应该注意宝宝的饮食健康,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给宝宝多洗澡,保持洁净。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物中的激素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希望以上内容对您能有帮助。
2015-12-17 15: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