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例如,有幻听、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的抑郁症,通常经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病情较快好转,但有的几个月或几年后病情会复发,出现典型的或不典型的躁狂症症状,到这个时候,诊断就很明确了: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余金龙
医生和患者及患者家属认识到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这种病程特征,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这类抑郁症病情复杂,容易进入难诊难治状态,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也大,医生和患者家属都应对此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诊断上要仔细寻找提示双相障碍的其它证据,如,是否曾有不典型的轻躁狂发作,双相的家族史,起病年龄早,伴焦虑,伴强迫,伴社恐,频繁发作的抑郁,快速好转的抑郁,病前的情感气质特征等(如情感旺盛型、心境恶劣型、环性情感型、易于激惹型、不稳定边缘型)。
3、治疗抑郁时,尽量选用诱发转躁作用较小的抗抑郁药物,见文章:治疗双相抑郁的药物。
4、病情好转后,维持治疗时,可考虑联用或换用情感稳定剂,维持治疗的时间要长于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5、医生要将出现躁狂发作的早期表现和症状告之患者和患者家属,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将疾病消灭在萌牙状态,这时的治疗效果是较好的,且对患者的影响小。下面这个案例,患者的父亲说:“我们要是知道双相障碍的这些知识,就早将他接回来治疗了,也不用搞到现在还要休学1年。”
6、医生应将双相障碍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告之患者和患者家属,如一定不能喝酒,如非必要,不能吃补品;生活要有规律,不能熬夜;有工作有事做是好的,但不能太累,压力不能过大等。
7、这类患者,如出现躁狂发作,在躁狂相时很容易对药物产生耐受,所以,一旦开始治疗,加药宜快,在病人产生耐药之前就将症状快速控制下来。否则,如果医生手软,不敢加药,病人出现药物耐受,那时就有可能出现一种令医生头痛的状态,吃药就像喝水一样,大量的药物吃进去,病人可以一点反应都没有,见文章:治疗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有何不同?
【本文由广州协佳医院神经科供稿】
2015-12-15 1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