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扩散如何治疗效果好?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根据国外统计,白血病约占肿瘤总发病率的3%左右,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白血病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中,欧洲和北美发病率最高,其死亡率为3.2-7.4/10万人口。亚洲和南美洲发病率较低,死亡率为2.8-4.5/10万人口。那么,白血病扩散如何治疗效果好?
支持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一旦可以确立,接下来的24~48h通常为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做准备,往往患者的一般情况越好对诱导化疗的耐受性越强,下述的情况在几乎所有的要接受诱导化疗的患者均会遇到的情况。
1)利尿和纠正电解质平衡:维持适当的尿量是预防由于细胞崩解而导致肾功衰竭的重要手段。
2)预防尿酸性肾病。
3)血制品的正确使用:许多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均伴有骨髓功能障碍,因此必须纠正症状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4)发热及感染的防治。
骨髓移植(bmt)
骨髓移植在aml治疗中作用的临床试验缺乏质量控制研究。bmt在aml中的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移植相关死亡率、年龄、和其他预后因素等均应加以考虑。诊断时有预后良好因素的(如伴有t(8;21)、t(15;17),inv(16))患者,可不必考虑年龄因素使用标准的诱导缓解后治疗。无预后良好因素者,尤其是骨髓细胞核型差的病例,应在第1次缓解后选择自体或异基因bmt。第1次缓解后便采用无关供者的bmt的治疗,这种骨髓移植是否值得进行应慎重考虑,既便是对于治疗相关性aml或是继发于骨髓异常增生的aml均属临床研究性质。
(1)异基因骨髓移植:近年来有关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报导很多,但据估计最多有10%左右的aml患者真正适合进行配型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一般在40或45岁以下的患者进行,但许多中心年龄放宽到60岁。第2次缓解的aml往往选择异基因bmt,因为该类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只有20%~30%。最近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第一缓解后即行bmt与先行缓解后治疗当复发后第2次缓解后再行bmt两组之间生存率上无差异。因此bmt应当用于2次缓解后的挽救治疗、诱导失败、早期复发、或某些高危病人。但适合的病例仍应进入前瞻性临床研究以确定异基因bmt的效果。
(2)自体骨髓移植:采用骨髓或末梢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优点是无gvhd、不需要供者以及年长者耐受性好。但明显的缺点是白血病细胞的再输入。随着多种体外净化方法的改进,自体bmt可能会成为早期强化治疗的较好方案。
2015-12-14 11: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