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腰椎器官狭窄?根据在临床上的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年近六旬的老人经常出现腰疼痛、双腿麻木,特别是走路时间一长,两条腿就像灌铅一样又沉又酸,甚至无法继续行走,而好好休息几分钟,又会缓解不少,能够继续走路了。起初都以为老年人腰腿痛是正常的状况,包括他们的子女总觉得这是年龄大了,腿脚没劲了,所以并不当回事,就这么一直拖着,没想到情况越来越严重,现在几乎不能直立行走。那么如何诊断腰椎器官狭窄?
应根据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方法,如各种投照方法的X线平片、脊髓造影、CT扫描、CT脊髓造影、核磁共振等,以做出**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不具备间歇性跛行,主诉与客观检查不符、腰部后伸受限三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屈颈试验和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而腰椎管狭窄则为阴性。此外,腰椎管狭窄症在影像学上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明显的区别,即腰椎管狭窄症在CT、核磁共振、脊髓造影等检查时均显示椎管矢状征小于正常,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无。二者是单独的两种疾病,但同时还有一定联系,可以相伴发生,而且伴发比例相当高,这也是人们易将二者混淆的原因。因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由于相应的小关节发生滑膜炎性渗出反应、关节软骨磨损及碎裂,导致在椎体侧后缘及关节突处出现增生的骨赘,继发腰椎管狭窄症。在两病同时发生时,患者可同时表现两者的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多无困难。
腰椎椎管狭窄症常见于中年人以上者,男多于女,患者主要症状是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疼痛性质为酸痛或灼痛,有的可放射到大腿外侧或前方等处,多为双侧,可左、右腿交替出现症状。当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疼痛和跛行逐渐加重,甚至不能继续行走,休息后症状好转,骑自行车无妨碍。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尿急或排尿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以胫前肌及伸 肌最明显,肢体痛觉减退,膝或跟腱反射迟钝,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也有部分患者主诉多,没有任何阳性体征。
影像图拍摄腰椎正、侧、斜位X线片,有助于诊断,常在腰4~5,腰5骶1之间可见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椎体滑脱、腰骶角增大、小关节突肥大等改变。椎管内造影、CT、 MRI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2015-12-09 17: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