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多见于母亲的血型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但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则很少,而且大多症状较轻,其中只有一部分新生儿可能发生明显的黄疸。除了治疗之外,诊断方法也是必不可免的,那么,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诊断:

      1、病史:凡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输血史,新生儿重症典疸史的的孕妇或生后早期出现进行性典疸加深,即应作特异性抗体检查,送检标本要求为:

      ①试管应清洁干燥,防止溶血发生。

      ②产前血型抗体检查,送产妇和其丈夫的血样;新生儿检验送新生儿血样为主,父,母血样为辅(如母血不能及时扣帽子取时,可只送新生儿血样)。

      ③新生儿抽血3ml(不抗凝);产妇抽血5ml(不抗凝);丈夫抽血2ml(抗凝,使用一般抗凝剂)。

      ④如当地不能检验,可将产妇血清分离后寄至附近检验单位,另多舞曲2ml抗凝血,天气炎热时可将血样瓶放入有冰块的大口瓶中,航空邮寄(存放空中必须注意无菌)。

      2、血型:孕期由羊水测定胎儿BO血型,若证实母胎同型者就可免疫患病之忧,但Rh血型无血型物质需取到胎儿血才能定型,新生儿O型者可排除ABO溶血病,而不能排除其它血型系统的溶血病。

      3、特异性抗体检查:包括母,婴,父血型,抗体效价,抗人球蛋白试验(产前做间接法,生后做直接法),释放试验和游离试验,这是诊断本病的主依据。

      在孕期诊断可能为本病者,应争取在妊娠6个月内每月检验抗体效介一次,7~8月每半月一次,8个月以后每周一次或根据需要决定,抗体效价由低到高,起伏颇大或突然由高转低均提示病情不稳定,有加重可能,效价维持不变提示病情稳定或母婴血型相合,该抗体仅属以前遗留所致,排除遗留因素后,一般发病轻重与抗体效价成正比,但ABO系统受自然介存在类似抗A(B)物质关系,有的未婚女子效价已达1024,通常ABO溶血病的效价64作为疑似病例,但个别效价为8时也有发病的报道。

      4、影像检查:全身水肿胎儿在X光摄片可见软组织增宽的透明带四肢弯曲度较差,B超检查更为清晰,肝脾肿大,胸腹腔积液都能反映于荧光屏。

      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一些诊断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5-12-08 14:52:20

新生儿溶血病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