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血小板的减少的措施有哪些呢?血小板正常是100到300,小于100即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于50×109/l时,存在出血的危险性,可有皮肤、黏膜鼻出血等;低于20×109/l时,内脏出血的危险,如消化道,颅内出血等。首先鼻子、口腔、牙龈等部位出血;身体有血斑;轻微的碰触即可导致身体淤血;皮肤有创伤则长时间流血;有便血的现象(一般是内部出血导致)。伴随腹痛头痛等;长期出血必然导致皮肤暗黄,精神萎靡不振等。血小板减少的症状最常规最典型现象有身体有紫癜牙龈出血。下面我们就具体看一下,血小板减少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的问题。
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是很关键的,血小板减少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一般来说预防血小板减少症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饮食预防、增强体质预防、药物预防,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下这三个方面吧。
1、饮食预防
患者平素应忌食油腻,生硬,辛辣食物,是阴虚内热者还须禁忌辛棘炙煿、煎炒烧烤之物。应以进食清淡、低脂、高蛋白食物为宜。
2、增强体质
平素应防止劳累,早睡早起,当进行慢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3.食补
内热者平时可常食清热养阴之品,如冰糖炖白木耳、枸杞子蒸肉饼汤等;气虚者可多进补气摄血之物,如花生仁(连衣)30克、桂圆肉15克,生吃,或桂圆肉15克、莲子30克、人参5克,共煮熟服。
血小板减少食疗:1每天生吃连皮花生米每日50~100克。2连皮花生米100克,猪蹄一只,老藕节适量,共煨汤食用。3连皮花生米200克,与带肉脊骨500克或猪肝加水煨汤食用。
温馨提示:血小板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血小板减少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一问题做出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专辑指出,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是很关键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2015-12-08 11: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