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血小板减少是儿童时期经常见到的一种疾病,它非常难治,而且病因尚未明确,所以患者在治疗血小板减少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来选择方法,以免医不对症,不仅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专家指出,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有优势,中医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理是人体气血两虚,阴阳失调所致。所以下面我们一来看看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中医疗法有哪些吧。

      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中医疗法:

      本病中医临床辨证,以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最为常见。

      气血两虚型:是白细胞减少症最早出现的证型,常见于本病的轻型患者,一般白细胞计数在3.0×109/L-4.0×109/L,患者初始往感觉有明显的周身乏力,头晕心悸,食欲不振,夜寐多梦,心神不安,舌质淡,脉细弱等症。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中医疗法治应益气补血,益气以补益脾气为主,补血以补肝血为主。偏气虚的以"归脾汤"益气养血,气血两虚的用"八珍汤"气血双补。

      气阴两虚型:白细胞减少者常在3.0×109/L以下,此时常出现气阴两虚证候。患者除全身乏力外,还可出现反复感冒、肺炎、泌尿系感染、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咽干等症。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中医疗法治疗则用"益气养阴汤",酌加清热解毒之品,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脾肾阳虚型:重度慢性白细胞减少症或伴有全血细胞减少时,由于气血虚弱不能化生精微,最终将出现脾肾阳虚的症候,有的患者常常并发瘀血。前者表现面色苍白,精神委靡,畏塞肢冷,懒言少语。腰痛痛膝软,舌体胖大,舌质淡白,周边有齿痕等。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中医疗法治疗则用"温阳汤",即温脾阳、壮肾阳、补气血之法。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处方有: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

      【治法】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

      【方名】加味脾阴煎。

      【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血瘀于肌腠。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补脾滋肾。

      【方名】加减紫癜方。

      【组成】鸡血藤15克,丹皮15克,茜草15克,当归15克,大枣10克,茅根15克,旱莲草20克,三七粉5克(冲服),仙鹤草20克,山栀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风火热毒,伤其血络,营血瘀滞,淫于腠。

      【治法】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方名】犀角地黄汤加味。

      【组成】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注意事项:禁烟、酒、辛、辣。禁食鱼、虾、蟹、蛋、鸡和牛奶等富含蛋白质食品。白质食品。

      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中医疗法有哪些?专家表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关键还是后期的饮食调理,尽量少食用一些比较硬的食物,这样对预防出血都是有很好的效果,因为血小板减少症得患者出血之后止血很难止住。

    2015-12-07 17:23:01

血液内科疾病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