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世界卫生组织将“睡得香”定位衡量人体健康的标准之一。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调查也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的发生率高达38.2%,造成失眠的原因包括环境、躯体、精神、情绪等。因为睡眠是最容易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的生理功能之一,目前已明确属于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多达八十余种,其中忧郁症和焦虑最为突出。近年来因为失眠导致抑郁的人很多,因此而导致的自杀也时有发生,去年曾出现的多起媒体人自杀事件就是例证。
患有睡眠障碍的人不仅白天疲倦、嗜睡、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下降,而且会引起烦躁、焦虑、易怒、抑郁,严重的会引起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影响与同事的关系和家庭关系。睡眠障碍既是精神心理障碍的重要诱因,又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症状。
据估计,我国约50%的人存在睡眠障碍,但就诊率仅为13%左右。近年来,焦虑性失眠呈上升趋势,患者多为中年人和学生,多因工作、功课压力产生焦虑。中国睡眠疾病患病率很高,第一位就是失眠。而在有过失眠体验的人群中,达到慢性失眠的占到百分之十几。
躯体疾病、心理问题、生活习惯、睡眠环境以及寝具都是影响睡眠的因素。其中心理问题是造成睡眠问题的主要因素,占到50%。焦躁、低落或兴奋的情绪都是造成失眠的原因之一,这些情绪可能会来自多方面,例如家庭纠纷、感情破裂、失业、学习压力过大等,尤其是对于一些心理素质不是特别好的人。
性别差异导致女性睡眠不同于男性,她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入睡,睡眠可能更容易被剥夺,失眠的风险更高。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调查显示,全美约7000万人失眠,其中女性更为严重,2/3的女性睡不好。《2014中国睡眠质量白皮书》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女性受访者中,仅54.1%能在30分钟内入睡;而在男性受访者中,能在30分钟之内入睡的达到六成(60.2%),比女性高出6.1个百分点。
女性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荷尔蒙和生理学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睡眠健康,导致特定性别的睡眠障碍产生,在月经期、怀孕或哺乳期、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的正常睡眠会受到荷尔蒙的影响,会导致在这些时期发生睡眠紊乱。而抑郁、疼痛和压力都会导致睡眠障碍,女性面临这三种情况的风险比男性更高。
改善睡眠应从改善我们的心理开始,每日应有规律及充满活力的生活,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要处理好担心、焦虑情绪,带着一份平和的心境更易入睡。
【本文由广州协佳医院神经科供稿】
2015-12-05 1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