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治疗误区主要有哪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干扰不同程度的患上了帕金森,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发病率高达1%。所以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早日脱离病痛。但是治疗帕金森存在着许多误区,下面就为大家讲解常见的帕金森治疗误区。
1、一发病就该吃药
帕金森治疗并不是吃几个疗程药就能解决的,而需要终身吃药。需要提醒的是,药物治疗帕金森最有效的时间一般只有4—6年,随着吃药时间延长,疗效越来越低,剂量越来越大。长期吃药后会出现肢体、头部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和药效作用来去无踪的副作用。因此,过早或过晚服用药物都是错误的,而应适当推迟吃药时期。如果症状轻微,对工作和生活没有影响,可以暂时不吃药;但如果症状明显,就应该及时吃药,以控制症状。
2、药物首选多巴胺制剂
有的病人一开始吃药就选择效果最明显的多巴胺制剂。但殊不知,该类药物效果明显,但可能让副作用提早出现。因此,对年龄较轻的早期病人,治疗帕金森应选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该类药物效果虽然欠佳,副作用明显,但可推迟药物副作用的出现;对年龄较大的早期病人,可一开始就应用多巴胺类药物。随着病情发展,帕金森治疗所需要的药物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吃药需要做到“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即剂量尽可能小,长期规律地服用,能达到80%左右效果即可。
3、吃药无效 才选择外科治疗
到中晚期,药物副作用较大,或吃药效果不理想,即使药量加大,药物疗效也不满意,症状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应考虑用外科治疗帕金森。在早期,症状较轻,吃药效果又好,不需要手术;在很晚期,帕金森治疗想再服用药物已经无明显效果,这时即使手术,效果也不理想,并且手术并发症也大大增加,也就是错过了手术时期。因此,外科治疗通常在发病后5年进行,对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病人因为震颤对外科治疗反应比较好,在发病3年后也可以进行手术。
4、动了手术就无需吃药
吃药不是为了不手术,手术也并不为了不吃药。因为帕金森患者在中晚期,即使加大药物剂量,疗效持续时间也很短,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无药性作用状态。而起搏器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病人的无药性作用时的症状,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吃药剂量,减轻药物副作用。因此,对中晚期病人而言最佳的帕金森治疗手段应是“一手拿着多巴胺药物,一手拿着脑起搏器”。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对帕金森治疗误区主要有哪些的总结介绍,病人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多听医生建议,规范地使用药物,不要私自减少药物,也不能随意增加药量,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误入误区。
2015-12-04 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