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持治疗 为防止患者血红蛋白过低出现严重症状或危险,需输血以提高其水平,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因慢性型再障病程漫长,长期多次输血可使患者对红细胞亚型发生过敏,使以后输血发生反应。大量输血又可导致血色病。因为输入的血红蛋白终究要破坏(1g血红蛋白含铁3.4mg,100ml血含血红蛋白12g计算则输入40.8mg铁)其分解出的含铁血黄素沉着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慢性患者长年迁延不愈,有的输血高达数万余毫升,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在体内,而铁很难排出体外(每天从尿和粪中排出的量少于1mg),如影响了心、肝、胰的功能即成为继发性血色病。输血的适应证为:
(1)血红蛋白太低致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功能。
(2)严重的出血趋势以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甚至有脑出血危险时可输血小板悬液。
(3)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有严重感染时。如无条件可输新鲜血。
感染和出血的防治:感染和出血是本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应予积极治疗。当感染时应注意检查病变部位及病原,给以适宜的抗生素。平时应注意维持口腔清洁,适当限制探视人员,以减少感染机会。出血多由血小板减少所致,但亦可有其他原因,应予鉴别。治疗除以各种止血剂外,为控制严重的出血以防止脑出血时须输血小板或新鲜血,这常是有效的措施。
2.对急慢性型治疗方法不同,对慢性型的治疗如下:
(1)雄激素:医科院血研所自1959年开始睾酮治疗再障。这种疗法近年来才在西方盛行。该所初期多用丙酸睾酮肌注,50~100mg/d,少数病例用甲睾酮(甲基睾丸酮)舌下含化,疗程6个月以上。疗程较长,剂量较大,疗效不好。
近年来已有多种睾酮的衍生物问世,主要为增加蛋白合成作用,减少性激素作用,如:苯丙酸诺龙,司坦唑(康力龙)0.25~4mg/(kg·d)、美雄酮(大力补)(17-去氢甲基睾丸酮,10mg,3次/d)、司坦唑(康力龙)(2~4mg,3次/d)等,皆为口服药。近10余年来医科院血研究所多用司坦唑(康力龙),此药也可使某些对丙酸睾酮无效的病例缓解。
国外多用甲氧雄酮羟甲烯龙(Oxymetholone),1997年Gardner首先使用新的雄激素苯烷醇酮治疗骨髓纤维化、慢性再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毛细胞白血病有效,1987他又用此药及Nondronlone(刺激**及组细胞)治疗SAA43例(其中SAA-111例,SAA-232例),治疗效果为SAA-214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有效率70%,SAA-16例有效(54%)。副反应有发热、无力、肌肉痛、注射局部痛硬。但以后未再见文献报道此种治疗。
雄激素除用于刺激造血外,也用于治疗女性患者的月经过多。这些患者除月经量过多,且出血时间过长,甚至威胁生命。医科院血研所在未用睾酮治疗再障前,曾有3例因此死亡,应用睾酮后月经出血量减少甚或停止,控制了这种合并症,也利于骨髓功能的恢复。用药方法可以持续用药,使患者停经,也可间断用药,于月经前或月经期中用药,使出血量减少,但仍维持月经周期。
男性患者应用丙酸睾酮的副反应一般不严重,最常见的仅为痤疮,有的患者用药时间长至1年以上也未见明显副反应。女性患者应用丙酸睾酮后有毛发增生,*肥大,声音低哑,乳房缩小等男性化现象,有时有水肿及失眠。儿童用药后除上述男性化现象外,有时精神兴奋,不能入睡,或阴茎勃起,造成很大痛苦。此外,可使患儿的骨骼成熟加速,故须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用。所有患者长期注射丙酸睾酮可使局部发生纤维化,这种病变阻碍药物吸收,故注射时应多部位轮换,已纤维化的局部可用热疗、蜡化以利软化。口服的雄激素如甲睾酮(甲基睾丸酮)、美雄酮(大力补)、羟甲烯龙(康复龙)、司坦唑(康力龙)等,都易发生肝脏损害,用药时不可不慎。
【本文由北总三院血液科供稿】
2015-12-02 11: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