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在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疾病,而且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也很大,要想减少该病对我们的伤害,就要及时的进行医治。认识它的症状有助于我们的治疗,那么,什么是腰椎病的症状呢?
腰椎病是以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其涵盖范围较广,基本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结核、风湿性腰痛等。引发腰椎病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慢性劳损、急性扭伤、潮湿环境等,腰椎病的发病较为缓慢,初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常被误认为生理性疲劳所引起,从而使广大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腰椎病的症状介绍
一、腰痛:腰痛的程度决定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情况,急性发作者起病突然,症状较重,腰脊肌可产生明显痉挛紧张。慢性发作者起病缓慢,疼痛症状较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
二、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代表反应症状,坐骨神经痛的程度决定于神经根受压情况。疼痛反应的区域可根据突出的部位,腰3 ~ 4突出,放射痛经大腿前方下行至小腿内侧至足内前方。腰4 ~ 5突出放射痛经大腿后侧、腘窝及小腿外侧至足面。腰5、骶1突出,放射痛经大腿的后侧至腘窝及小腿后侧至足底。坐骨神经疼痛方式表现于刀割样灼痛,急性发作期疼痛可使患者不能安睡。疼痛持续的时间与压迫的程度有关。一般3 ~ 4周后症状可逐渐缓解,少数患者可持续数月。
三、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是神经根受压后的代表反应,行走时表现下肢疼痛无力,下蹲后症状减轻。这说明行走时神经根在压迫状态下受到牵拉,下蹲后由于体位的变化神经根呈放松状态,压迫中的神经运动牵拉得到静止,疼痛症状相应减轻。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常保持侧卧下肢屈曲位。
四、肌肉支配失调:突出组织对神经根产生严重压迫时,出现肌肉神经支配失调。发生伸拇肌力、跖屈伸肌力减弱。
五、下肢皮肤感觉麻木:下肢皮肤感觉异常,发生于压迫较重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反映了神经传导与触觉神经纤维的功能障碍。麻木的区域决定于神经根受压的段位,一般腰3~4突出,表现于大腿前侧及小腿内侧部位,腰4~5突出表现于小腿外侧,足及拇趾背侧,腰5、骶1突出表现于小腿后侧及足底。
【本文由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骨科供稿】
2015-11-30 11:09:06